东E时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粮食产量1.39万亿斤,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2023年,农业基础更加牢固,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和内在要求。

  今天的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用新技术赋能三农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有感而发:“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情结”二字蕴含着总书记对农民的情感共振和切实关心,而这背后的逻辑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他曾在陕北梁家河度过7年的农民时光。与最基层的农民朝夕相处过,才有了对农民的深层理解和深厚感情。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农民的愿望朴素又简单,踏踏实实过日子,种好地,产好粮,一心跟党走,过上好日子。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的日子蒸蒸日上,但是和城市生活相比,我们的短板就在农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补齐短板,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经过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新时代10多年来的奋斗,我国经济总量已突破126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虽然有困难,但是更有信心,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传递出的鲜明信号。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办法在困难中寻找机遇,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让中国这艘巨轮发展的红利更多惠及农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体现。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复兴,农民这个群体是个重要的参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切切实实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是解决中国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智慧和经验。“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接近这一“强”“美”“富”的美好图景。山东是农业大省,还存在着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做好山东乡村振兴工作是一篇大文章,需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聚力解决焦点问题,让农民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尊严感和公平感。

  (刘小宁)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