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白墙红瓦,绿草茵茵……走进垦利区董集镇罗盖村文化体验廊道杨庙·黄河里旅游度假区,一股清新、整洁、古朴、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具有鲜明黄河口风俗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正敞开怀抱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今年年初,山东全面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联动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展示体验新窗口,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
我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启动实施董集镇罗盖村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建设,打造杨庙·黄河里沿黄旅游集散地,让文化体验廊道成为当地百姓的生态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以文化体验廊道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发展乡村旅游盘活闲置资源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时指出,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正在建设中的杨庙·黄河里旅游度假区就是对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之一。度假区被纳入东营市全域旅游规划,依托罗盖村原址村落,通过村内系统规划、建筑微更新、景观化营造等手段,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餐饮民宿、文创非遗、共富一条街、乡村振兴学院等复合功能版块,打造覆盖周边2.5小时车程的综合性乡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目前,杨庙·黄河里乡村振兴学院已成功举办了全区‘党建引领合作共富’培训班两期、第一书记‘擂台比武’两期、基层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师资示范培训班一期,累计参训人数达到210余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介绍,学院设2个培训教室、3个研讨室,配备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等,拥有党史学习主题教室、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展厅以及多处宣传文化长廊,可同时满足200多人住宿就餐,能够满足各级各类人才培训、对外研培等多重需要。
在杨庙·黄河里旅游度假区,除了能满足学员学习、食宿等要求,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更能吸引人。在这里,游客可以到华田稻小酒馆,白天品尝西式简餐,夜晚伴随动感音乐小酌爽口精酿。柔和的暖光、微醺的环境,让游客惬意又享受。也可以到黄河奋斗馆展厅,全面了解开展黄河滩区搬迁、迁建的动人故事。还可以参观以“远山大河入齐鲁”为主题的垦利区黄河记忆馆,重温历史。还有蝴蝶谷、亲子采摘园、老茶馆、文创、美食、电商区域等,度假式深度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聚焦文旅赋能助力村民增收
“2022年度,罗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112元,村集体收入也增加到了21.3万元。”董集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王建超表示。
按照文化体验廊道“快进慢游”要求,我市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内涵特质,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居住环境、乡风文明水平。有效整合杨庙社区红色文化和周边林地、牧场、设施农业等资源,将设施农业、林果种植、草编工艺品等元素导入,展现黄河文化、南展文化,留住乡村记忆,带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采取“政府+企业主体+农村农民参与”方式,依托杨庙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整合社区周边土地、劳务、产业等资源参与项目实施运营全过程,让群众充分享受文旅红利,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杨庙实践”。旅游度假区全部建成后,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辐射带动就业500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通过文旅赋能,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我市通过对文化体验廊道的一系列建设,建立了以乡村文化体验旅游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力促进包括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水平,辐射带动董集镇罗盖村乃至东营市周边地区快速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推动新农村文化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打造沿黄廊道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滔滔黄河挟万里黄沙从垦利区入海,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里诞生,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黄河口、大油田、大湿地,无一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东营的使命和责任。
围绕建设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深挖黄河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体验内容,我市将以沿黄河的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利津县为重点,突出民俗游、生态游,打造集民宿体验、农耕研学、自然观光等于一体的“沿着黄河遇见海”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黄河旅游风景道,串联起沿线各类文化资源,提升沿线旅游风景点互联互通水平;依托沿黄生态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湿地公园、农业观光园等,建设以森林湿地为主体的沿黄生态长廊;支持黄河文化馆、垦利区博物馆、利津县博物馆、河口区博物馆等举办黄河文化主题展览;在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等处举办“黄河大集”,策划推出“黄河大集”夜游版产品,集聚非遗、民俗、文创、手造、美食等元素,打造文旅消费集聚区,释放消费新活力。
同时,我市还重视传承发展传统技艺,推动吕剧、短穗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对东营黄河口民间草编技艺、南岭老扬琴技艺等黄河传统工艺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打造齐笔、面塑、草编、苇编、剪纸等特色手造品牌;拓展沿黄特色文化旅游,创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文旅名镇,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文旅花开黄河边。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助力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在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上,保护和传承结合、利用和开发并续。听,一曲曲黄河谣正在黄河边唱响!
(记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