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故事|社区治理的“融合之道”——东营深化油田移交社区融合治理工作纪实

  爱东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油田移交社区融合治理,是书写新时代社会治理新篇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油地融合、共建平安和谐家园的关键举措。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和神经末梢,深化油地社区共建共治,难点在于融合,关键在于融合。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把移交社区融合治理纳入油地共建和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大局,加强机制模式创新,持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社区融合治理新成效培育油地融合发展新优势,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组织聚合:让社区治理变成“大家的事”

  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油田移交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损、房屋漏雨等问题多发,群众反映强烈。“凝聚油地合力,推进社区共建共治,需要大家拧成一股绳,画好‘同心圆’。”在河口区河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陈志军看来,破解油田移交社区治理难题,首先要从党建工作抓起。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河口街道党工委一班人问计东西、孜孜以求,在深入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OCG融合共建”社区治理模式,其中“O”即油田单位,“C”即社区居民,“G”即河口街道,推动油地双方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实现油地双方同向用力、同步发力。

  “楼宇门换新的,不再进风漏雨,大家伙儿甭提多高兴。”河口街道河滨小区9号楼居民于绍春说。“OCG融合共建”社区治理模式启动以来,河口街道专门成立“油地融合社区专项提升资金”,创新“幸福基金”机制,采用“六议工作法”和“三公开”监督,对居民自发实施的公共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给予补贴,凝聚起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合力。

  “从组织机制改起,从难题症结抓起,用党建工作凝聚大家的力量,让社区治理变成‘大家的事’,更容易形成合力。”陈志军说,目前,他们建立“1+2+N”沟通对接机制,1名科级干部、社区书记和老党员2个牵头负责人,共同对接包括油田单位在内的N家共驻共建单位,发动油田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等,认领共建项目,为油地共建共治注入了强大动力。

  认清形势,顺应趋势,甚至引领走势,这需要智慧和勇气。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广河口街道“OCG融合共建”社区治理模式,吸纳油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街道“大工委”委员和社区“大党委”委员,选派油田单位退休优秀党务干部到所在社区担任“红领书记”,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贯通的组织体系,推动社区党组织向下延伸、精准覆盖。主动吸引物业服务公司、业委会骨干力量加入社区“大党委”,推动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机制,组织物业公司及业委会参加培训、研讨、现场教学等活动,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此外,加强党员联管联育,持续深化油地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工作,实现党组织、党员与社区互联互动、共驻共建。

  资源汇合:“千军万马”到社区、在社区

  加强资源汇合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

  “阿姨,您对咱小区服务站改建有什么建议?”“孙叔,您的管弦乐队需要社区提供场地吗?”……“群众点菜”“政府上菜”,已经是黄河路街道工作的常态。

资料图)

  这几年刚改造完成的玉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各类入驻的自组织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服务。“以前,我们舞蹈团得在外面租房子练舞。如今居委会给免费提供场所,我们舞蹈团又重新‘活’过来了。”退休多年的油田职工翟绛红说。

  “我们引进普禾书吧,开设‘文化超市’,居民‘扫一扫’就能加入自己喜欢的文艺团队。”玉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静雯说。在油田移交小区中,玉景社区属于规模较大小区,居民文化需求较高。对此,社区牵头组建32支文艺队伍,发展了1700余名文艺爱好者,累计为辖区居民提供30余项便民服务,真正用文化把人聚起来、用起来。

  黄河路街道集城市社区、农村、商业、油地等多要素于一体,社会治理任务繁重。对此,该街道积极整合基层资源力量,发动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每月针对社区治理重点、难点召开共驻共建会议,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放眼全市,随着社区“吹哨”,各方力量扎根一线、服务一线,为社区治理服务注入更多有生力量。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强资源整合、力量融合,逐步健全移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居民文体活动、议事协调、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功能场所。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推动各类便民服务下沉社区,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此外,整合油地相关力量,充分发动油田单位在职和退休干部职工,到“双报到”社区担任楼栋长、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安巡防员、网格监督员等社会治理角色,为社区治理赋能增效。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育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引导两新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凝聚融合共治的强大合力。

  机制整合:矛盾在社区“熄灭”、服务在社区“升温”

  “闺女,怎么好意思再让你交电费?俺娘俩和好了,不能让你操心了!”垦利区胜锦社区居民孙大娘激动地握住了网格员王蒙蒙的手。原来,因为孙大娘与儿媳妇闹别扭,两个人都拖着不交电费,眼看着矛盾升级。王蒙蒙借上门给大娘理发的功夫,理着发就把两人的矛盾化解了。

  胜锦社区是垦利规模较大的油地融合社区。为更好服务油田居民,胜锦社区定期组织“繁花集市”公益大集,提供爱心理发、物品修补、家电维修等多种服务,增强了油田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资料图)

  为做好油地融合社区的服务管理工作,垦利区委政法委、区域治理中心一班人密集开展考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系统谋划策划,扎实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提档升级,以服务群众、服务网格员、服务社会“三服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形成“幸福满格”网格治理品牌。

  得益于机制再整合,各级加快建立精细化、智慧化、多元化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提升网格“微治理”质效,让矛盾在社区“熄灭”、让服务在社区“升温”。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健全基层议事协商机制,推动社区层面建立平安建设联席会议、社区“大党委”全体会议等制度,吸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油田社会事务服务部门等多方参与,共同会商研究社区平安建设中的重大事项、重点任务,实现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共同服务。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政府职能部门、油田单位、社区三方联动响应,对重大疑难事件做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交办顺畅、无缝衔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加强经费、阵地等要素保障,多方筹集社区服务治理基金,通过油地共建、企社共建等方式推进实施社区服务治理重点项目,为社区融合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面对社区治理这项系统工程,唯有加快融合,方能一“融”俱荣、一合俱和。这符合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和必然趋势,也是东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和精彩实践。

 (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刘园园 徐静 许振兴)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