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峰出现比我们预判还要早的话,有可能一些医务人员虽然是阳性,但是没有症状、核酸病毒载量也比较低、传染性已经不强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要返岗来,去专门给这些阳性患者进行治疗……”
这是12月16日,山东台记者在采访现阶段疫情防控相关问题时,山东省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董亮给出的研判。短短一句话,包含有两个重要的信息:
一、原本预料明年1月出现的疫情高峰,有可能提前到来;
二、如果高峰出现,一些阳性医生也要带病接诊阳性患者。
这样的研判,表达了董亮对未来疫情走向的些许担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接下来或许会发生的问题:医疗挤兑。
这是不是夸大其词、杞人忧天?先来看两条官方消息:
12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直言,现在疫情大幅度上升,且上升速度非常快,特点是北方比较严重,但从北向南,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从东部向西部,有一个蔓延的过程。
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对元旦、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的健康提示和医疗保障服务。这是在国家层面上,首次对今年元旦、春节返乡人员健康作出专门安排。
“他们(返乡人员)一般提前个10天到15天返乡,这个过程中肯定是要有一批阳性的人要带回农村。农村的高峰来得比较晚,也是符合整个流行病学一些规律的”,董亮跟记者这样解释。
如今距元旦不足半月,距春节也只有30多天。从城市到农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迁移又将开始。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疫情防控将迎来严峻考验。
返乡高峰一旦遇上流行高峰,怎么办?
钟南山院士重磅发声:不主张“大家一起阳”。他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短期内大规模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希望能够隔开高峰,不要把高峰一下拉得很高,(可能会)影响医院的资源。把高峰拉平一些,这是有好处的”。
钟南山的观点,早在12月9日召开的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上就被重点强调和细化:
坚决落实好优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努力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抓好核酸检测、居家隔离、重点单位重大活动特殊场所防控、疫苗接种、医疗物资生产供应、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等重点工作,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增强群众防护意识。
“拉平曲线”“推后峰值”,这两个方法论,是我们需要划的重点。
为什么要拉平曲线?通俗地理解是,在感染人群概率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感染时间轴延长,这样单位周期内的感染人数就会减少,感染概率也就会得到稀释。
至于为什么推后峰值,应该是根据疫情变化做出的科学决策: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的情况下,流行峰值来得越晚,对群众的健康威胁程度就越低,避开重症、病亡高峰的概率就越大。
调整优化不是放开,不能“躺平”,更不会“躺赢”。
所以在近期,我国防疫政策在不断调整优化,二十条、新十条接续推出,就是坚持走小步、不停步,努力减少疫情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所以山东提出“拉平曲线”“推后峰值”的举措,可以有效减缓对医疗资源的冲击,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为了应对疫情高峰,山东省卫健委已发布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积极布局重症床位,保证新冠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要树立“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在走亲访友时,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礼仪等。一句话:避免医疗挤兑,人人有责!
政府和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坚守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相信我们一定会平稳度过疫情高峰,社会生活终将归于正常。
(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