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又是一年丰收季,玉米收获正当时。近日,在广饶县李鹊镇瀚翔家庭农场的一片3000亩玉米种植基地里,山东省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正在进行。广饶赛区作为全省十个赛区之一,现场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十名农机手驾驶着大型玉米收割机一字排开,准备一较高低。
在广饶县李鹊镇瀚翔家庭农场,无人驾驶籽粒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记者 庄洪鑫 通讯员 张思思 报道
“开始!”伴随着裁判长下达出发的指令,农机手们个个拿出了看家本领,驾驶着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田间,隆隆的轰鸣声响彻田野,不一会儿密密麻麻的玉米地便被“一扫而光”,黄澄澄的玉米尽数收入仓中。
在大比武过程中,新型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成为“新宠”,吸引了众多目光。“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是近年农业部门积极推广的一种农业机械,可以实现摘穗、剥皮、粉碎、吐杆一气呵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广饶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韩立慧介绍道,茎穗兼收作业的好处是在收获玉米的同时粉碎收集秸秆,经打包处理后可用作黄储饲料,实现秸秆高效回收利用,化解焚烧污染隐患。
机收大比武,减损论英雄。收割完成后,裁判员随即拿着取样框进入作业区,现场测算机收损失率,赛场上10位参赛选手发挥出色,均取得了优异成绩。1号选手刘庆宝驾驶着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以0.32%的损失率取得了第一名。
降低机收损耗,既要有一台好机器,也要有一名好机手。如何靠操作技能取胜?面对前来“取经”的人群,刘庆宝一口气说了好几条,“每年收割前,要到专业机构进行机具保养,把机器性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收割过程中,根据玉米干湿度掌握行进速度;观察棒槌高低,随时调整割台高度……”
作为黄河三角洲高端优质粮食智能示范区项目所在地,广饶县李鹊镇瀚翔家庭农场按照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思路,打造东营市首个数字集成化、全场景智慧农场。项目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耕播、水肥、植保、收获、仓储”五大智能操作系统和一个智能农业管理平台,通过手机一键操作,即可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的自动化作业。“为了使农业生产插上数字化翅膀,今年投资1000多万元,购进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十几台智能化机械设备,加快秋收进度,降低粮食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农场负责人田照深介绍道,今年农场两块玉米种植基地面积将近6000亩,按照平均亩产600公斤计算,玉米机收损失率按照降低1个百分点计算,玉米减损量可达到36吨。
农业机械化为我市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我市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75.26万千瓦。30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1.77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0.94万台。农机装备大型化、复式化趋势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保证。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到2021年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48%,在全国位于前列。其中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生产早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主要经济作物农机作业水平取得新提升,蔬菜种植机械化率超过57%,棉花机械化率超过70%。全面机械化迈出新步伐,已经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装备技术支撑。
当前,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刻,我市抓紧抓实秋收秋种工作,确保秋粮丰产丰收、秋播应种尽种。据市农业农村局调查,截至10月7日,全市秋粮已收28.9%,小麦已播预计数的8%,近期收种工作可逐步大面积开展。
为确保秋收秋种顺利进行,我市充分做好农机化生产各项准备工作。加快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购置新机,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确保机收减损工作落实到位。截至9月16日,全市补贴农机具3280台,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29万元。组织市、县农机系统技术人员380人次深入基层,指导农机手检修、调试、保养“三秋”作业机械,宣传机收减损各项工作措施,全市已检修各类农机具2.42万台套。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农作物防汛抗旱防灾减灾预案,对主要农作物制定了细致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组织农技人员因地制宜做好秋收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制定了小麦秋种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民做好各项秋种准备,确保小麦播种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举办农机减损增收等专项培训班120期,培训人数7326人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2419人次,指导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94个,指导农户4966次,指导服务面积118.9万亩。
(记者 王敏 庄洪鑫 通讯员 谭芳 吴艳蕾 刘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