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这十年,坚持城乡统筹、油地融合,扎实推进协同联动发展,区域综合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城乡发展更加均衡,中心城功能品质全面提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5%,位居全省第4位。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明显成效,“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达到6800多家,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19个。海洋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优势特色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共赢新型油地关系,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大职工家属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增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胜利油田东营原油库迁建等重大共建项目顺利推进,油地深度融合发展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成功转设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落地东营,多层次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构建。
黄河两岸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随着沿黄生态长廊工程的推进,一幅优美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黄河两岸徐徐展开。周广学/摄
油地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多年来,油地双方坚持团结共建,在重大合作事项中系统谋划研究、携手共抓落实,始终相互支持、合力攻坚,围绕社会民生、科技人才、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等领域,办成了一批大事难事好事。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175个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678项市政设施、69所医疗卫生机构、62所学前教育机构、13.45万离退休人员顺利移交地方,胜利油田成为全国移交工作推进最快的大型独立矿区。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推进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健全完善了工作协调机制,一批重大共建事项顺利推进,总投资35.9亿元的胜利油田原油库和国家管网东营输油站迁建项目10月份将建成投用。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挖掘合作潜能、拓展合作领域,着力打造和谐共赢新型油地关系全国样板。
赵英丽/摄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我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聚力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突出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了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百万只黄河口滩羊产业园、3个百万头生猪生产基地、6个万头奶牛牧场和9万亩黄河口大闸蟹、17万亩海参、40万亩对虾养殖基地。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村路、水、电、气、物流、通信网络,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增长11.2%,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入户率均达到100%,22.9万农户用上天然气,农村改厕21.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6%。突出人居环境打造,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面向全市所有行政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19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更加宜居。
海洋强市建设成效显著。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东营有463.5公里海岸线,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油气、盐卤、风能等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空间巨大。我们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深入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大力发展海洋化工、现代渔业、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31.6亿元,同比增长20.3%、居全省第一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实施新一轮海洋强市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渤中海上风电基地、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垦利油田群开发等一批过50亿元、过百亿元的大项目,以经略海洋的大手笔,奋力谱写陆海统筹发展的华彩篇章!
(记者 魏玉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