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消杀兵林宁:穿梭120个小区进行消杀

  每天早上7点,林宁从家里出门,便开始了一天的疫情志愿服务工作。

  林宁今年33岁,是东营市义工协会的执行会长,加入志愿者队伍六年的他,服务时长已有2200余小时,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志愿服务。面对这次疫情,他毅然地冲到了第一线。 

  疫情期间,他们和爱心人士、企业沟通,使用他们捐赠的药品、器械和防护用品,与街道办事处结合,优先对物业不达标的老旧小区的楼道、垃圾箱和公厕等进行防疫消杀工作。从1月30日开始,林宁就在辛鸿家园等小区穿梭,对所有垃圾桶、公共卫生间、楼道、电梯间等进行消杀。

  背着30多公斤的药水和弥雾机,一天10多个小时2万多步走下来,第二天累得腰酸背痛腿发软。“第一天,消杀结束晚上回到家已经十一点半了,连续消杀了14个小区。”第二天,他们迅速调整了方案,平均每个小区两三个小时,面积大的需要更长的时间,中午,只能吃口热乎的方便面。消杀时,有的居民看着他们辛苦,给他们送去了包子、水果,2月1日,在天鹅花园消杀时,居民把自己包的饺子送到了他们手里,蹲在路边吃着热乎的饺子,林宁心里也感觉很温暖。

  一身防护服、一个安全防护面罩、一支口罩、一副手套……这就是林宁参与抗疫的“战斗武器”。开始时物资紧缺,一身防护服他们要穿很长时间。由于没经验,最初两天没佩戴安全防护面罩,药水喷溅到裸露皮肤上造成灼伤;耳塞对消除弥雾机噪音的作用不大,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林宁的耳边仍回荡着嗡嗡声。

  复工复产后,林宁每次下班后要接着驱车70公里从河口赶回东营,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投入到消杀工作中。直到2月24日,他们完成了锦华、锦苑片区、盛世龙城等辛店街道、胜利街道120个小区的消杀作业,最近的就是自家小区,最远的到了商飞集团建筑工地的生活区,整整用了5吨消毒液。

  2月25日开始,林宁到了东营百化石油科技公司残疾人劳动基地,开始投入到企业的消杀工作中,企业的生产车间、食堂、仓库、办公楼,都是消杀的重点。3月5日,东营汽车总站恢复运行的第一天,他们去现场对车辆、候车大厅进行了全方位的消杀。

  在林宁的家里,不只是他自己在为抗击疫情做着努力。他的父亲在滨海公安局荟苑派出所工作,每天按照山东省公安厅下派人员名单进行逐家排查,经常几天不回家。他的妻子赵玉洁是东营市胜利医院的一名护师,1月22日她被抽调到应急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由于经常要接触未知状态的患者,夫妻俩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面。

  “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当华灯初上,那万家灯火能洗去所有的疲惫,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林宁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记录着自己奋战的故事。“你在一线奋战,我在二线防守,共同携手保卫东营这片净土,尽我最大的努力,把你的工作量降到最低。”说起妻子,林宁这样安慰道。

  疫情慢慢平稳,随着复工复学的逐步开始,林宁和志愿者们又将转战到另一个战场,去学校尽最大努力为开学做准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宋永兴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营网联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