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nginx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开发的东营答卷

理论专栏·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4-11 17:3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旅产业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我们要全力推进东营市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和提供支撑。近年来,东营市以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牵引,着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为重要标杆,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产业,为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体近距离了解母亲河提供便利条件,为山东省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献策献力。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开发的现实需要

目前,每年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研学、休闲和度假的人络绎不绝。游客一边徜徉在优美宜人的风景里,一边感受着东营这座城年轻的朝气以及黄河厚重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很多时候,回望走过的路,才能看清走了多远,在过去的若干年里,黄河也经历了两次“蝶变”。

第一阶段,从“忧患之河到岁岁安澜”。九曲黄河,滋养万物,孕育华夏文明。然而,历史上的黄河曾是一条忧患之河,它曾经“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惨重,一部治黄史,实际上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七十多年地不懈努力,最终改变了黄河的历史现状,使黄河转危为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秋大计“黄河安澜、海晏河清”。最终,我们恢复了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系统,也使黄河入海的自然景观在东营这片热土上蔚为壮观。

第二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东营市正努力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东营市按照生态规划与人水和谐的理念,以黄河入海口为依托,建设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因此,生态文旅的开发一方面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打造出了优美宜人的休闲度假区,发展了当地经济。总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的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东营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开发的方法路径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推动黄河三角洲治理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旅离不开人才支撑。因此,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离不开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三方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协同人力与财力,强化出台人才引育政策,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下,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导下,政府、企业与高校三者应建立长期合作,培养满足生态文旅产业的相关人才需求,为生态文旅产业开发研究夯实人才基础。另外,高质量保护与发展生态文旅,也要积极动员社会各主体参与,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纳贤聚才。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塑造特色鲜明文旅品牌。一方面,为进一步弘扬传承黄河文化以及深挖黄河文化内涵,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开展黄河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并增加与海内外黄河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黄河文化理论研究与发展应用研究;二是依托山东高校设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借助现有教学资源,与政府和民间研究团队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三是加快实施黄河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学习借鉴“沿黄九省”先进经验,出台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地域题材作品以及高品质原创性文艺作品,进一步将黄河文化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载体化。另一方面,进一步聚焦黄河入海口文旅品牌形象塑造,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主导并统筹规划,在东营市城市建设中融入丰富的黄河文化元素。对城市景观进行改造与提升,在重要道路、公园、景区等,打造一批反映黄河文化的地标、宣传牌、雕塑、历史人物等,全面提升城市的黄河文化含量,创造弘扬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二是深耕“黄河入海”文创产品开发。学习借鉴故宫、敦煌等文创产品开发经验,打造东营独有的可视化黄河入海口文创产品,以小切口带动大流量,拥抱年轻化、数字化表达,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国潮”品牌。三是借力短视频传播能力和巨大流量,强化与新媒体等平台的合作,塑造“黄河入海、生态东营”的地方形象、从而打造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金名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智慧文旅面向的是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科技创新重构文旅产业价值链,提升产业链附加值,从而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而整合更广阔的要素资源,这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发展的“智能钥匙”,也是高质量发展黄河三角洲智慧文旅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打造东营本地朝阳产业与未来产业。因此,东营市要坚定通过技术创新为东营传统生态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要坚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互联网+”“数字+”和“智能+”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智慧旅游线上服务模块,也要通过提升智能化水平来提高景区服务质量,为文旅产业赋能增效,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更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增长点和新业态。

创新营销推广手段,优化文旅服务体验。一方面,创新营销推广手段。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统筹和科学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开发作为重点文旅项目向上级推荐,并加大向国家层面争取专项债以及文旅资金扶持的力度。二是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比如学习曲阜政德教育学院等,开发系列研学课程,并面向青少年以及黄河文化爱好者,开展创意创新。三是高质量举办黄河文化节和黄河文化发展论坛。办好黄河文化旅游节以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论坛,进一步彰显东营地域特色,持续提升黄河入海口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优化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旅服务体验。首先,注重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体验。建设黄河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将黄河入海融入到文旅发展的各要素中。其次,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围绕黄河文化主题,开发打造“名菜”“名吃”和“名店”,丰富拓展黄河文化品牌内涵。最后,提升城市文明环境治理,用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公共环境及文明有礼、热情好客的东营人形象来吸引游客、打动游客并留住游客,使游客成为“回头客”。

(作者:武传英 作者单位:东营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