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E时评丨同扫门前雪,共筑城市温暖防线

  近日,东营市突降大雪,寒潮雨雪天气给城市交通出行与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面对这场自然考验,东营市以一份《同扫门前雪 共享幸福家》的倡议书为号角,迅速凝聚起党员、市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将一场清雪行动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这场行动中,既有党旗飘扬下的先锋担当,也有市民互助中的温暖传递,更折射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深层逻辑——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治”,从“各人自扫门前雪”到“共护城市幸福家”,东营的雪后图景,正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以雪为令、随下随清”的号召,第一时间将党员力量摆上街面,“红色力量”成为破冰前行的引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仅迅速清扫本单位责任区域,更主动对接“双报到”社区和重点路段,以“党员红”引领“志愿红”“群众红”。这种行动逻辑,恰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象化呈现:党组织不仅是动员者,更是行动者;党员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当党旗插在清雪一线,不仅疏通着城市道路,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从清扫机关大院到协助老旧小区,从排查安全隐患到关爱特殊群体,党员干部的躬身力行,让群众在风雪中感受到“看得见的担当”,也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倡议书提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悄然推动着市民角色的转变。沿街商户主动延伸“门前三包”范围,居民自发清理小区公共区域,邻里互助清扫庭院积雪,扫出“暖心路”“安全路”……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实则蕴含着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型:当市民不再将“责任”局限于产权边界,而是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公共事务,社会治理便从“政府单维管理”转向了“全民共建共享”。东营市民在雪铲挥舞间,不仅扫出了畅通的道路,更扫除了“事不关己”的冷漠,构建起“命运与共”的认同,这是城市文明最珍贵的底色。

  当清雪行动与“幸福家园”建设相联结,与“志愿东营”品牌相融合,便超越了简单的除冰扫雪,升华为东营市全民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风雪终将消融,但这场行动留下的启示值得深思。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与基础设施的“硬实力”上,更蕴含于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软环境”中。东营以雪为媒,用“同扫门前雪”的集体行动,诠释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真谛。当党旗红、志愿红、市民心交织成网,这座城市便拥有了抵御任何风雪的温暖力量。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基层治理创新最具生命力的答案。

(于采艳)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