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市突降大雪,寒潮雨雪天气给城市交通出行与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面对这场自然考验,东营市以一份《同扫门前雪 共享幸福家》的倡议书为号角,迅速凝聚起党员、市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将一场清雪行动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这场行动中,既有党旗飘扬下的先锋担当,也有市民互助中的温暖传递,更折射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深层逻辑——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治”,从“各人自扫门前雪”到“共护城市幸福家”,东营的雪后图景,正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以雪为令、随下随清”的号召,第一时间将党员力量摆上街面,“红色力量”成为破冰前行的引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仅迅速清扫本单位责任区域,更主动对接“双报到”社区和重点路段,以“党员红”引领“志愿红”“群众红”。这种行动逻辑,恰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象化呈现:党组织不仅是动员者,更是行动者;党员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当党旗插在清雪一线,不仅疏通着城市道路,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从清扫机关大院到协助老旧小区,从排查安全隐患到关爱特殊群体,党员干部的躬身力行,让群众在风雪中感受到“看得见的担当”,也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倡议书提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悄然推动着市民角色的转变。沿街商户主动延伸“门前三包”范围,居民自发清理小区公共区域,邻里互助清扫庭院积雪,扫出“暖心路”“安全路”……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实则蕴含着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型:当市民不再将“责任”局限于产权边界,而是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公共事务,社会治理便从“政府单维管理”转向了“全民共建共享”。东营市民在雪铲挥舞间,不仅扫出了畅通的道路,更扫除了“事不关己”的冷漠,构建起“命运与共”的认同,这是城市文明最珍贵的底色。
当清雪行动与“幸福家园”建设相联结,与“志愿东营”品牌相融合,便超越了简单的除冰扫雪,升华为东营市全民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风雪终将消融,但这场行动留下的启示值得深思。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与基础设施的“硬实力”上,更蕴含于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软环境”中。东营以雪为媒,用“同扫门前雪”的集体行动,诠释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真谛。当党旗红、志愿红、市民心交织成网,这座城市便拥有了抵御任何风雪的温暖力量。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基层治理创新最具生命力的答案。
(于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