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E时评丨东营市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过去的一年,我市以改革为笔,在黄河口这片热土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这一年,危货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集成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等26项改革举措被国家部委发文推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国家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等15项工作在国家部委考评中荣获“优秀”;全年新增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84个,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等40余项经验更是走在全国前列。这些亮眼成绩,是我市深入贯彻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创新的有力见证。

春风又起新征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市将继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高质量谋划和推进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以改革攻坚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添动力增活力。

聚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服务保障“国之大者”实现新突破

沿着黄河前行,踏入黄河三角洲,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在眼前缓缓铺陈开来。成群的候鸟在湿地栖息、觅食,时而翱翔天际,时而于水面嬉戏,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近年来,我市坚定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围绕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持续发力,推动集成创新,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崔怀鹏 摄

在黄河三角洲的广袤湿地,我市以“线、带、面”修复为重要抓手,探索出“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增强。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黄河东营段、渤海黄河口湾区分别荣获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称号。在全省率先完成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兑付,为生态保护注入强劲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374种鸟类在此栖息,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6种,38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达到全球总量的1%,这里已然成为鸟类的天堂。

盐碱地综合利用与种业创新成果丰硕。我市扎实推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33个试点片区完成主体工程,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顺利,“1+3+16+N”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汇聚了58家高校院所、108个专家人才团队。已审定、登记耐盐碱作物新品种20个,累计筛选68个,25个新品系进入国家、省区域试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东营智慧。

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有为。油地双方秉持“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理念,全力支持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2024年,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提前一年完成产量目标。中海油原油储备库安全平稳运行,中石化320万方原油商储项目落地实施。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华HG14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东营津辉集中式储能项目投运。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801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115万千瓦,向着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和绿色储都的目标稳步迈进。

聚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我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我市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计划,连续两年荣获全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称号。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东营临港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东营港烯烃芳烃产业集群成为省高端化工领域头雁型支柱集群,新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家,数量同样位居全省第一。在数字经济领域,我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攻坚突破行动,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年均增长100%以上。东营港智慧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华泰纸业“智慧造纸5G全连接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展现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广利港风电码头 资料图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走进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巨大的风机叶片整齐排列,彰显着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该产业园落地项目35个,新投产关键节点项目7个,在项目建设速度、产业集聚度、链条完整度等方面全省领先。出台《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入选全省未来产业集群,为经济增长开辟新赛道。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5家实验室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建设中国(东营)石油人才技术市场,链接“山东科技大市场”。东营科技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入选首批省改革试点。我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深化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制定协同工作机制,新对接合作院士34名,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国家海外博士后专项入选实现突破,泰山人才工程入选数量保持高位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我市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完成改革主体任务80%以上,达到省定目标。印发试点方案,开展市属及权属企业亏损专项整治,出台投资监督管理意见,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市深入开展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打造“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执法机关入企检查次数同比减少30%。完善企业服务中心体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争取省级“揭榜挂帅”试点数量全省第一。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率先发布市级地方标准,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深化改革,探索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领域,以改革创新回应群众期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印发《优化春风行动服务模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东营“创享家”创业导师工作室入选省人社厅“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引进博士(后)126人、硕士1914人。高标准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东营胜利大学生创业园顺利通过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评,东营职业学院获批全省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试点建设院校,为创业者搭建起广阔的发展平台。

教育综合改革成效初显。整市创建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个县区入围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健康东营建设深入推进。在医院,患者享受着“一次挂号、七天有效”、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便民服务。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率先开展全民医保行动,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创新模式试点城市。深化“一老一小”服务,市级普惠性养老中心运营,新增普惠托位260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5.25个,位居全省前列,提升了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广饶县乐安街道一元餐厅 资料图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差距缩小。推动“救急难”综合救助提档升级,同一特困家庭救助额度年度内提高到28万元,在全国临时救助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我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跨村联建”,创办共富公司、共富工坊206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率先出台建设规范。做好胜利油田“三供一业”等后续工作,推动油地全方位融合,打造和谐共赢新型油地关系样板,促进了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

聚力优化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改革任务落实质效实现新突破

资料图

着眼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改革。我市探索建立科学的改革推进机制,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任务全方位调度。坚持改革任务项目化推进,建立深改委要点任务、市领导领衔任务、试点示范任务“三张清单”,采取“挂单作战”和“按单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跟踪调度、确保工作实效。

改革典型全链条打造。深化“县区有品牌、部门有亮点”行动,完善改革典型“发掘、培育、总结、推介”链条化工作机制。

改革成效全周期跟踪。建立改革联络员常态化交流研讨机制,动态掌握改革进度成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问题。开展上级改革部署任务“回头看”工作,确保上级重大改革部署在东营落地落实。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2025年,我市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

张姝睿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