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开新局 携手奋进谱华章——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

爱东营讯 市两会吹响了东营大地奋进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两会精神上来,立足本职工作,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营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立意高远,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我市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670.5亿元,同比增长6.7%,创历史新高,这是全市上下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东营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刘永华表示,东营海关将持续坚持“四个高”“两个高于”,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建设黄河入海口国门生物安全检测中心,织密疫病疫情防控网,坚决将重大传染病、有害生物等挡在国门之外。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战略,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支持,突破传统监管模式,研究制定25万吨级原油“单点系泊”项目智慧化监管方案,支持保税仓库扩容,在通关、税收征管、查验等方面为辖区大型地炼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让原油“进得来”“存得住”“通得快”,坚决扛牢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之责。推进亿吨大港建设,全面施行“先放后检”“人船货一体化”“检测报告一日出具”等便利措施,全力提升通关效率,打造最优口岸营商环境,加快泊位开放,统筹考虑集装箱码头与综保区发展,加快形成港区引领、现代产业支撑、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全国唯一的轮胎技贸措施评议基地,发挥保税政策优势,全力支持东营作为全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由大到强,向“品牌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这充分彰显了我市坚定不移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和坚强决心,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林表示,全市工信系统将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加紧推出超常规助企帮扶政策措施,更大力度助力企业稳生产、推项目、降成本、提质效,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夺取“全年好”。实施产业链培优塑强行动,深化实化“链长制”,“一链一策”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全力优化提升石化、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传统产业,扩量倍增新材料、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低空经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未来产业。加力主攻数字经济,突出抓好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加快造纸、风电装备等产业大脑建设,支持国家级“双跨”平台“云帆”做大做强,新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0个以上,新增“上云用数赋智”中小企业200家。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攀登行动,扎实推进青年企业家培养“火炬”计划,持续擦亮“企业家大讲堂”培训品牌,力争今年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突破800家,2027年千亿级企业达到5家。

“政府工作报告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令人深有感触,倍感振奋。”东营机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华表示,2024年,东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再创新高,安全生产有序平稳、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见效、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企业改革成绩显著、产业项目纵深发展。2025年,东营机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定好位、挑大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统筹高质量发展与更高水平安全,树牢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个理念”,围绕安全、服务、运营、管理“四个定位”,抓好健康、高效、活力、特色“四个目标”,着力强化主责主业、着力提升安全水平,着力改善服务品质,着力增强改革管理,着力服务国家战略,着力发展企业文化,努力实现更高的安全可靠性、更高的社会满意度,更大的客货吞吐量、更大的行业影响力,更强的综合保障能力、更强的职工获得感,为建设“跻身国内一流、彰显山东特色”的现代化省级机场管理集团和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做优做强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新材料、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争创省级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持续锚定‘打造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奋楫笃行。”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薄纯全表示,下一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深化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突出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助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抓好河口区海澜湾生态休闲垂钓综合体、垦利农高区海上文旅项目实施,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深化高效生态渔业样板区建设,谋划建设北方水产种业硅谷,高标准实施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对虾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塑强渔业产业发展新优势;深化海洋综合治理先行区建设,持续开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巩固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效果,扩大东部滨海盐地碱蓬修复试验规模,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继续领跑全省。深化海洋渔业安全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山东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东营段)作用,全方位开展精细化海洋预报服务;狠抓渔业本质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翔实、目标明确,为我们做好2025年交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古金钊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坚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提速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东营样板”,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加快形成“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公铁海河空多式联运”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当好开路先锋。加力推进津潍高铁东营段、高铁站房及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今年年底前完成全线箱梁架设、大桥封顶,为2026年年底通达济南奠定坚实基础。抢抓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机遇,推动淄东高铁挤进规划,构建联接聊郸长的沿黄达海“一字型”高铁大通道。加快建设东营港一突堤铁路专用线,确保2026年6月建成投用。加快推进“支线铁路入园入厂”,新开工黄河三角洲铁路物流园、胜利电厂铁路专用线,2026年全部建成投用,实现煤炭、钢材、石化产品等大宗物资公铁联运,助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加快G220东深线改建,确保东八路至西四路段2025年年底通车,2026年全段与津潍高铁公铁大桥同步投用,彻底解决主城区客货混行问题,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完成荣乌高速公路河口支线立项,填补河口主城区无高速通道空白。加快推进荣乌高速黄河大桥段“四改八”前期工作,实现东营段“大动脉”贯通。全面加快东营港北防波堤10万吨级泊位、25万吨级单点系泊及配套仓储等项目建设,今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建成“亿吨深水”大港。持续加密东营机场航线航班,扩大联通覆盖范围,启动我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一中心一平台”建设,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促进低空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薄青阳)

责任编辑:周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