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油地融合发展是东营区域最突出的特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端牢能源饭碗、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油地双方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2024年,油地双方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扛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能源安全战略,深化务实合作、共谋区域发展,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开创了油地相融共生、和合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一年,油地双方在能源产业领域多点突破。全国首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为全国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东营方案”。胜利油田油气产量实现逆势上扬,创8年来新高,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成果丰硕,成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示范样板。中石化东营320万方原油商储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的根基进一步筑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效显著,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正加快构建……
这些成绩,不仅是油地融合发展蓬勃活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双方乘势而上、勇攀高峰的有力见证。
于中平 摄
这一年,我们心相向——把握历史机遇,汇聚油地深度合作共赢发展“新动能”
时光如笔,书写下油地团结协作的壮美画卷;回眸来路,油地交出一份厚重提气的发展成绩单。
市和油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油地一条心,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心信心更足、目标任务更明确——
2024年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更大力度深化油地融合;市“两会”和油田党委扩大会、职代会上,双方更是对深化融合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
2024年8月14日,油地联席会议暨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项目签约仪式举行,签订合作发展项目协议6项,10个方面50项重点合作事项高效有序推进。
在自上而下的共识中,油地持续完善沟通协商机制,合作共赢的领域和路径不断拓展。
油地双方建立重点工作会商推进机制,市政府先后围绕中石化320万方原油商储项目、军马场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推动落地见效。探索建立服务中海油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助力渤海油田快速建产、增储上产。完善落实与油田油地融合发展部门的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接研究具体合作或支持事项、解决问题瓶颈;与胜利油田分公司发展规划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财务计划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及时了解油田生产经营运行情况,支持油田高质量发展。
油地联合赴甘肃、内蒙古、宁夏、吉林、黑龙江等地考察学习,市领导带队多次到胜利油田、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装备产业链骨干企业等开展调研,加强精准对接,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图)
这一年,我们志相投——胸怀“国之大者”,勇当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排头兵”
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是油地双方共同的使命,也是油地联动深化合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胜利油田全年生产原油2359.16万吨、同比增产14万吨,天然气8.83亿立方米。数字跃动信心,目标凝聚共识。这一年,全市上下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要求,把支持油田、服务油田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助力油田生产提质增效。
——强化要素服务保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协调服务的意见,持续优化涉油营商环境;加强服务协调,累计召开工农协调会73次,协调工农纠纷103起,服务油田新上打井860口,办理临时用地219宗共计2007.03亩,推动史南胜北三维地震勘探采集等项目顺利实施。
——深化平安油区建设。创新建立全流程、全领域油气管道保护工作机制,实现油气管道规划建设、外部保护、安全运行、停运报废全流程监管、全链条推动、一体化落实。扎实推进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管道本体和外部占压隐患实现动态清零,更新改造老旧油气管道387.66千米。油地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油区秩序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的意见》,联合开展油区秩序专项治理行动,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油区”。
——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等6个项目入选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试点工程;推动东营能源集团与胜利工程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地热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成功投运,加快培育地热能产业集群。支持胜利油田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2024年油田生产用电绿电占比23%,油田首台套10兆瓦/2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式投运。军马场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成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十四五”开发计划中首个立项备案、首个开工建设、首个全容量并网发电的项目。
胜利油田攻关形成了碳捕集、驱油利用、安全封存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创新培育CCUS全产业链体系。(资料图)
这一年,我们力相聚——坚持协同联动,奏响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回望2024年,油地攥指成拳,顺势而为,彰显区域加速发展的新态势。油地携手同下“一盘棋”,双方共谱发展“协奏曲”。
东营市持续深入实施“两大战略”,加力提速打造“三个升级版”,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油地坚持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动能正以当先的劲头激荡起翻腾的“浪花”。
油地发展CCUS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联合编制CCUS产业发展规划,组织部门讨论会、专家座谈会、重点企业座谈会10余次,赴长庆油田、延长石油等地考察学习,国家能源局对我市发展CCUS产业给予充分肯定。油地合力打造国家CCUS产业基地和环渤海区域CCUS产业枢纽,我市已成为国内CCUS产业链最丰富的区域,已建成碳捕集项目8个、年捕集能力109.5万吨,二氧化碳化工利用能力达49.68万吨/年。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平稳运行,莱113全产业链绿色低碳精品示范项目建设完成。
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油地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建立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与地方石油装备和油服骨干企业协作机制,组织威玛、威飞等4家石油装备企业与油田科研院所签订科技创新协议4个并全部落地实施;制定《东营市开拓海外石油市场协调服务机制》,积极推进与土库曼斯坦、蒙古、印尼等10个海外重点项目合作勘探开发。支持胜利油田开展CCUS关键核心科技攻关,创新形成驱油领域二氧化碳高效捕集、管道输送、油藏工程、注采工艺、集输回注、环境监测等六大技术系列,自主研发的多项国内“首台套”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动石油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印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链2024年工作要点》,梳理形成3个链条6家“链主”企业名单和23家链主企业培育库企业清单。完善“技术路线图”“招商引资图”等图谱编制。油地共同开展石油装备产业链招商考察,吸引37家企业落户东营。共同推进胜利石化总厂“油转特、油转化”,建设中石化低硫重质船燃生产基地,船燃产量稳居中石化炼化板块第二。积极推动石油装备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山东宏丰公司的压裂产品和智能化压裂井场远程控制系统已在胜利页岩油市场成功推广应用,实现产品国产替代进口的目标。
人才科技共育共用,赢得发展先机。
融合科技人才资源,推动“金桥工程”提质扩面升级,201名油田专家进入“金桥工程”专家库,37名专家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到企业开展实质项目合作。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一期工程完工,推动市技师学院与胜利油田党校(培训中心)建立合作长效机制,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与东北石油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专家双向流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深化油地干部人才双向交流挂职、油地校融合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这一年,我们情相承——人文互通互融,答好共建共享幸福家园建设“民生卷”
东营因油而生、油地人民同城而居,人文互通互融、和谐家园共建共享,体现着城市特色和底蕴内涵。油地“一家人”理念深入人心,双方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油地聚焦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事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城市更新、教育、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和为民实事,优化提升油地基层治理水平,让油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生答卷”有温度更有厚度。
“答卷”里,有城市靓丽风景,有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
油地全力推进省级公园城市建设,加大西城城市更新改造力度,一体优化医疗卫生、学前教育、市政设施等公共资源,让老城区环境更优美、道路更畅通、设施更完善。
“答卷”里,有社区公共服务,有更加温暖的幸福家园。
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5大类83项下沉社区油田服务事项办理更加高效。探索试点建立油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库,涵盖文艺、宣讲等各类人才。统筹黄河文化、石油文化、湿地文化、红色文化资源,高起点谋划原油库旧址、“老三院”片区改造,高质高效办好文艺演出,全力打造石油文化名城。
“答卷”里,有基层融合治理,有各方汇聚的有生力量。
油地加强机制模式创新,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将河口区河口街道“OCG融合共建”社区治理模式作为典型复制推广,让居民站在C位,油地联动,协同共治,率先探索出一条油地双方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建立健全油地部门、单位到社区“双报到”机制,组建幸福党建联盟,招募小区“幸福观察员”,听取社情民意,协调推动相关问题解决,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岁月不居,时序流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发展图景,油地将坚持“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携手前行,砥砺奋进,共同谱写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 关晨歆 通讯员 王萍 王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