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能量场

爱东营讯 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风电机组在海水中迎风屹立,一块块蓝色光伏板给大海披上了光彩夺目的“绸缎”,偌大的红色门机和履带吊高耸矗立在码头上,不远处堆场上的巨型风电机组叶片、塔筒等待启航……

红的、白的、蓝的色彩交相辉映,构成了黄河尾闾、渤海湾畔海上风光能源发展的澎湃现场。

渤中海上风电基地。  记者 周广学/摄

距离东营港20公里的渤海中部近海海域,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发出了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全国首个核准项目的第一度绿电。渤中海上风电基地总装机规模95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发电313亿度,接近东营市2021年全社会的总用电量。目前,A、B1、B2三个场址已建成,规模140.2万千瓦,约占全省海上风电的30%。中船海装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东营下线,突破当时单机容量、风轮直径等世界纪录,一台机组每年输出约74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4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中船海装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成为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该类型测试中心。双瑞风电建成了省内唯一的“大型风电叶片测试基地”……

昔日的“风窝子”已然成为今朝的海上能量场。

2023年,东营市风电装机达249.01万千瓦,全年风电发电量49.96亿千瓦时。截至2024年9月,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692万千瓦、增长18.36%,增量能源消费实现全部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这其中,海上能量功不可没。

海上的“风光”,能量从何而来?

“风电装备部件动辄几十米、上百米长,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我们的车间就建在港口腹地,从纤维、树脂等原材料到主机、叶片、塔筒这些零部件,再到主机里面的齿轮箱以及下游的储能设备等,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几乎形成了产业链闭环。”中船海装风电(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梅园一语道出了答案的关键。随着全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广利港风电码头实现发运,园区实现了从生产、运输、吊装作业到最后装船出海的整个过程,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

海风吹来,东营蔚蓝色的海面上,国内规模最大、全球领先的大型风电机组开发创新与测试认证基地正在建设,国内首个开始实施的兆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河口区中心渔港码头正在加速推进建设……

向海而兴,向“绿”而行。海上“风光”,将为东营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越来越多的绿色电能,也为全国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东营地标产品。

(记者 许鸿飞 通讯员 朱枫珍)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