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东营,中国著名石油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诞生地。诞生之初,这座城市就与石油、能源密不可分。随着历史的推移,城市的发展,这种联系越发紧密、不可分割。为国家端牢能源饭碗作贡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能源,东营,始终在不断探索,一直在奋斗前行。
“青天一顶,盐碱一片”,谁能想到,当年的“北大荒”竟诞生了如今的胜利油田。遥想上世纪60年代,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在这里被发现,全国第一口千吨井诞生,胜利油田从此诞生;1966年,原油产量134万吨,1978年,1946万吨……目前,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13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在胜利油田莱113区块,他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为了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东营向老油田要增量,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一举突破“60%”这个行业内曾经默认的石油采收率极限。向新油藏寻突破:海上,CB208B-P2井日产油稳定在101.2吨,创下胜利海上稠油单井日产新纪录;陆上,丰页1-10HF井钻井施工从180天压缩到19天,创造国内陆相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施工最快纪录;二氧化碳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和石油的全程全域混相,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向绿发力,“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运,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国内首座绿色低碳智能油库建成投产,永21储气库投入使用,国内首个油气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建成……
东营,不是只有石油,更放宽放远寻找能源的眼光,如今,能源文章越做越大。
风起渤海之滨,光照黄河尾闾,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机逐着海风缓缓转动,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台台风机、一排排光伏板释放出无尽的绿色能量,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近年来,东营有效利用本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始揽“风”借“光”。到今年上半年,东营可再生能源装机682.05万千瓦,同比增长20.81%;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61.2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29%;自去年6月起,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已实现增量能源消费(扣除原料用能)全部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
东营地下不仅有“石油”,还有“热”。东营拥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已探明中深层地热资源总量376万亿兆焦耳,折合标煤128亿吨,约占全省30%,开发利用条件成熟、发展潜力大。8月15日,山东省最大单一区域地热供暖项目——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热清洁供暖项目正式开工,采用“取热不耗水+无压回灌”技术,攻克砂岩回灌的行业难题,实现了“边取边还”的循环利用。这个项目可实现开发区148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全覆盖,不仅每年可减少约1亿元的财政补贴资金,预计每年还可减少标煤消耗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吨。
风、光资源“靠天吃饭”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的短板,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型储能势在必行。当下,东营市已建成储能项目10个、装机容量达114.9万千瓦时,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东营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1000万千瓦、储能规模达到150万千瓦,正全力向打造全国现代能源基地、绿色储都的目标冲刺。
(记者 张佳松 郑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