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6月24日,在利津县北宋镇坡韩村南的农田里,随着“哗哗”的水流声,黄河水沿着水管引到田里,滋养着刚抽出鲜嫩绿叶的玉米苗。“我这1200亩土地计划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正好浇上这茬水,既能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也不耽误套种大豆。”忙活了一上午的种粮大户崔洪彬告诉记者。
自动式灌溉涡轮喷枪正在进行喷灌作业。
2024年5月份以来,利津县平均降水量43.5毫米,较常年偏少37.9%,加上受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土壤失墒加快,夏播保苗成为农户的“头等大事”。
崔洪彬为了提高灌溉效率,购置了两台自动式灌溉涡轮喷枪进行不间断喷灌作业,喷洒面积更广且均匀,及时为玉米苗“解渴”,同时还节约了灌溉用水。两台机子马力全开,一天可以浇50多亩地。
让农田“解渴”,把有限的应急抗旱水资源用足、用好才是关键。利津县启动引黄灌溉,积极争取上级引黄指标,全力保障引水蓄水,对偏远地块,组织乡镇、村进行二级提水,最大限度地扩大覆盖面积,截至6月24日,共引黄2419.7万立方米。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库、坑塘、河道等蓄水,抢墒保苗,努力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
与此同时,水利、农业、气象等相关部门联合会商,科学研判夏灌形势,打好抗旱主动仗。利津县农技人员针对天气温度偏高、降水少的现状,指导农户种植耐热、耐干旱、耐盐碱的农作物。崔洪彬的1200亩玉米就是全部播种的耐旱高产的品种。
干旱当前,农作物种植之后该如何科学管理,利津县也实施了系列措施,制定印发《利津县农作物抗旱减灾技术措施》《利津县科技抗旱促夏管十大关键技术措施》等手册,为科学抗旱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农业农村等部门6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墒情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动态掌握夏种情况,面对面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记者 闫雯雯 通讯员 王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