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E时评|东营盐碱地上的绿色革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到现代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从粗放的资源利用到精细化的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创新与变革。

  在黄河三角洲的滩区,东营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盐碱地资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块试验田。面对土壤含盐量高、作物种植困难的挑战,东营勇敢地迎难而上,通过灌溉洗盐、创新种植技术等手段,成功将盐碱地变为“希望的田野”,书写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东营的盐碱地面积超过340万亩。这片曾经让作物种植举步维艰的土地,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灌溉洗盐,东营成功降低了土壤的含盐量,使土壤酸碱度达到适合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标准。同时,东营还积极引进和培育耐盐碱作物品种,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使盐碱地特色农业逐渐发展壮大。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东营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注重培育高素质的“新农人”。通过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种植技能。这些“新农人”不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具备创新意识和市场观念,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东营还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等方式,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广饶县广饶街道2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农田整齐连片,渠道横贯田野,道路绵延向远。小麦长势喜人,通过泵站提水将水源引入支渠,农户只需拧开阀门,丰收水便畅流到田间,省钱又省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让“粮田”变“良田”,“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东营在盐碱地上实现绿色革命的成功经验,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手段,东营将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未来,东营将继续在盐碱地上书写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刘冉)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