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5年多的时间,一家三口人,1万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如果不是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真的很难做到。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首席技师,姜小兵始终热心公益,常年坚持做志愿服务,并荣获东营市五星志愿者、东营市星光志愿服务中心优秀骨干志愿者、胜利油田优秀志愿者、胜利油田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胜利油田创新创效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平凡之路上践行着不凡之举,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
以行动诠释公益力量
对姜小兵来说,接触公益是一次“无心”之举。2018年夏季的一天,姜小兵接执行完志愿任务的儿子“下班”,远远看到孩子在成人志愿者中间,擦玻璃、扫地面、帮老人摆放棋盘,稚嫩瘦小的背影传递出热情与奉献,更传递给姜小兵一份责任——孩子都能为社会作贡献,要是大人参与一定能为社会作更大更多贡献。从那天起,他和妻子也报名参加志愿者组织。在东营区图书馆,一家三口一起摆放书籍、擦净书桌、修缮书架;在胜利一中,一家三口助力高考,疏通人员、指挥车辆、清扫垃圾……
姜小兵(右)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公益,从心出发;行动,始于足下。
慢慢地,公益志愿活动逐渐融入姜小兵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即使在孩子高中学习紧张期,一家三口仍然坚持在周末和假期挤时间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姜小兵和妻子还利用孩子的晚自习时间,参与医院导诊、夜间巡逻及胜利一中的家校护学活动。在胜利油田喜迎新中国70华诞的快闪活动中,一家三口应邀作为93名活动人员代表,在胜利广场咏诵《祖国赞歌》,也是从那天起,姜小兵和妻子决定“把志愿服务坚持到底,在孩子的成长中,做更加合格的‘引路人’,在社会服务中,做更具热量的‘暖心人’”。
用爱心播撒希望种子
做一个决定是简单的,延续一个决定必定夹杂着困难的克服和艰辛的挑战。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工作需要恒心、耐心和热心,有朋友这样问过姜小兵:“你们连着做了这些年的志愿服务,到底图个啥?”“跟我去体验一次吧,去了你就会明白。”这是他最常用的回答。
一次,姜小兵去垦利区垦利街道大河村看望资助的困难学生,邀请朋友一同前往。因为父母有身体缺陷,这个孩子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可聪明的他没有放松学习,多次获得班级学习五佳、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家里几件简陋的家具和满墙的荣誉证书形成鲜明对比。朋友被深深触动,回来的路上,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队伍。
“做公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汇聚众人力量才能让公益之路越走越宽。”正是这种信念,驱使着姜小兵在志愿服务这条大路上坚定前行,他不但自己做志愿服务,还用行动带动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他和妻子共同加入了东营市星光志愿服务中心,分别担任副会长、秘书长的职务,参与到志愿服务的策划、组织、推进工作中,统筹丰富了爱心助老、医院导诊、急诊特护、垃圾分类、爱心驿站、红十字会驿站等公益活动。无论是夜间急诊特护值班时,主动帮助因车祸受伤的外卖小哥,还是冒着暴雨,站在受损井盖旁提醒过往车辆注意的爱心之举,都刻在了他的心上,融入了他的日常。
传帮带践行岗位担当
作为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姜小兵在工作岗位上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助人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在生产实践中,姜小兵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帮助年轻员工学技术提技能、成长成才搞创新。他积极参与导师带徒活动,创新“周示范,月讲评,每季度一考核,每年一提升”四位一体培训模式,担负员工培训工作,参与赛前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1000多人,签约徒弟48人,所带徒弟在油田技能竞赛中1人获得金奖,2人获得银奖,3人获得铜奖。他还带领年轻员工搞创新,探索推进“创新团队+课题攻关”模式,跑现场、查数据、搞分析,收集生产问题,直击难题症结。
为了提升井口密封性,姜小兵带领青年员工搞研究,解决了近百口井的密封问题;用废旧保险丝制作的压力表防渗漏垫片解决了压力表渗漏难题,不仅为班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更荣获采油厂“五小成果”二等奖。他带领的年轻团队还主动承揽管理区变频控制柜修复任务,去年一年修复变频控制柜37台,创造效益50余万元。近年来,他带领徒弟共完成82项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心出发,以爱为炬。在姜小兵看来,做志愿服务不只是一个活动,更不单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种甘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他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能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社会,不仅照亮自己,更要让自己成为一束光,去照亮更多人。”
(记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