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追踪|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厚积高质量发展优势

爱东营讯 在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王星提出了《关于打造科技创新之城 铸造城市发展硬核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建议》,东营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针对意见建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方案论证,高质量推进办理。

建议背景:

当前,东营区科技创新发展已积累了较好基础,但距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资源投入较为分散、科技创新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领域人才短缺现象比较突出等。

代表建议:加大科技研发和支持力度、夯实科技创新源头根基等

王星代表在建议中提出,一是加大科技研发和支持力度,引导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夯实科技创新源头根基,打造一流重要科技基础设施群,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三是打造典型示范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四是开拓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优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政策,深度融入全国全省创新网络。

办理情况:加大科技研发和支持力度、多举措夯实科技创新根基等

办理落实中,东营区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搭建、科研平台升级、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入手,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科技领域支持力度,相继出台了《东营区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东营区“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争取省市各类扶持资金4134.53万元,区级扶持资金868.08万元。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意识,今年东营区共有135家企业上报研发费用21.3亿元,比上年度上报数增长近6.7亿元,研发人员数上报4914(人/年),比上年度增加了2468(人/年),研发活动企业中工业企业个数10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8.21%,比上年度增长了18个百分点。加强科研项目技术攻关,重点围绕高端石油装备、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油田技术服务、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等领域开展向上争取工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揭榜挂帅”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全年力争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5项以上。

多举措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对全区各镇(街道)、高新区完成全覆盖集中调研走访,全面掌握企业科技创新基本情况,摸清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及困难,根据企业优势制定差异化工作措施,根据企业真正需求及困难因企施策,积极帮助企业找办法、解难题,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加大企业争创省级创新平台的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积极打造典型示范产业集群。依托东营协同创新研究院,参照科技大市场模式,开发以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成果需求智能匹配、政策采集精准推送、平台常态跟踪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进一步创新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研究院资源统筹,多种平台专业化、差异化、精准化培育的交互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交流。一方面深度利用好油田、化工学院两大优势资源,在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平台联建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另一方面重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强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的沟通对接,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今年争取与15家重点高校院所、协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8个,开拓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

(记者 商雅雯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

责任编辑:丁小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