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日前,记者走进河口文创产业基地看到,面塑、花馍、剪纸等琳琅满目的手造精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杨氏面塑、黄河石画等展区有市民在拍照打卡,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
去年以来,河口区在全市率先打造出“山东手造”综合性体验中心——河口文创产业基地,内部规划设置了四层空间,分别以“创意中心”、“电商中心”、“培训中心”、“孵化中心”为主题,通过各式各样的手造精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倾力打造区域可购可玩的网红打卡地。
坚持统一规划,注重效能提升,发挥河口文创产业基地带动作用。河口文创产业基地为河口区“山东手造”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人文土壤和坚实的发展支撑,目前已有杨氏面塑、明德剪纸、黄河澄泥印等26个非遗手造项目免费入驻,为河口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了线上线下沟通交流、展览展销、创新创业的平台。投用以来,河口文创产业基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匠人聚集、全民参与”的思路,通过建立“山东手造”河口资源库,将河口区现有黄河文化非遗系统整合,打造非遗工坊,推出“山东手造”河口特色品牌。同时,深入挖掘河口区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申报体现黄河口人文特色、发展脉络的非遗项目,拓宽河口区非遗影响广度。对发展潜力大、产业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手造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以点带面,有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产值。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文化惠民,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口文创产业基地非遗项目入驻采取全免费政策,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创新平台。同时,通过河口文创产业基地电商平台,为非遗手造产品打开销路,增加非遗传承人收入。目前,已开展各类传统文化交流体验活动50余场次,接待2000余人次前来参观交流。其中非遗文创体验活动30余场次,传统文化艺术讲座、沙龙等活动20余场次。通过活动开展,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为培养和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产业发展,注重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口文创产业基地紧随“山东手造”工程建设步伐,推出“创意+制作+展销”一体式发展路线,结合当下流行因素,推出系列非遗文创产品,兔年“大展宏兔”面塑系列文创产品等备受年轻人喜爱,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目前,河口文创产业基地已经成为河口区集文化、教育、科普、体验、休闲、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中心,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及家长到此参观游览,感受河口区黄河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马岩博 刘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