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丨端稳能源饭碗 铆劲绿色发展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6月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湛蓝的天空下,高耸的钻井井架,现代化的二氧化碳注入现场,格外引人注意。

  胜利油田莱113区块。 胜利日报记者 朱克民 报道

  2021年10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莱113区块,了解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情况,看望慰问石油工人。总书记对油田6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继续举好这面旗帜,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总书记来考察时,这里正在钻探的是莱深斜2井,该井设计井深5653米,当时已钻至4768米,现在已完工投入使用。”在莱深斜2井施工现场,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员工李婷介绍。她表示,从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华八井到现在的莱深斜2井,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开发正不断向深层进军。

  在这里,70183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平台经理黄利民向总书记详细汇报了钻井队的情况。该队主要承担非常规、高难度井施工任务,曾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十余口中国石化重点井的钻探任务,被命名为胜利油田页岩油开发功勋队。现在使用的70D型网电钻机,具备7000米井深钻探能力,以网电装置替代燃油发电,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配套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动力猫道、铁钻工、钻台机械手、钻机集成控制装置、泥浆不落地环保等先进装备和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绿色清洁生产。

  从钻井现场来到二氧化碳注入现场,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储罐撬、注入泵撬、计量分配撬等地面注入装备。这套自主研发的地面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低温计量、分压分注等关键技术问题。依托这一装备体系,胜利油田正在积极推进全国最大的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设,建成后年注入能力可达100万吨。目前,莱113-斜2和莱113-斜5两口注入井注气后,对应油井产能增加、含水下降、产量提高,并确保安全绿色生产。

  在北侧储罐撬前广场上,总书记曾说:“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立志答好“现代能源”之题,胜利油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化实施“五大战略、三大目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增储稳油降本取得显著成效,改革管理效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力、风险管控力、党建引领力不断增强,油田大局保持和谐稳定。2021年生产原油2340.3万吨、天然气6.27亿立方米,实现东营市级税费29.84亿元、同比增加0.88亿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同时,东营支持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中海油渤海油田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胜利油田效益稳产2340万吨以上,渤海垦利油田原油上岸突破1500万吨,建设全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推进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记者手记

  在距离莱深斜2井场30公里外的胜利油田营二井区域,装机规模3.6兆瓦的光伏发电站里,一片片电池板正张开“翅膀”,助推着绿色梦想的实现,这里已经成为胜利油田首个实现“碳中和”的生产区。目前,胜利油田已累计投产各类新能源项目80个,新能源消耗占比达5%,碳减排30.2万吨。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这既是总书记的嘱托,更是必须担起的责任。当前,东营市和胜利油田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积极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打头阵”“当先锋”。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