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治理从古至今都是兴国安邦利民的一件大事,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萦绕于心、念兹在兹的大事。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河入海口视察,并在济南主持召开了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黄河防汛救灾和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
“东营境内黄河纬度高,气温低,河道冷得早、回暖晚,封冻早、冰层厚,解冻开河晚,往往上游解冻开河冰水齐下,而我市河段仍在固封,极易发生冰凌插塞,形成冰桥、冰坝,漫滩成灾。”黄河河口管理局防汛办公室主任许考云介绍道。据统计,1950年至2021年的71年间,东营河道有55年封冻。
去年,面对罕见秋汛,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抢护19处工程212次险情,用石2.8万方,首次利用5座引黄涵闸分洪入海1亿立方米,实现了“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的防御目标,夺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洪水全面胜利,确保了利津站最大5240立方米每秒流量洪水安全入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今年,我市坚持预字当先、关口前移,积极修复水毁工程,强化重点工程防守,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共落实一线、二线群众防汛队伍9.2万人,落实“四预”措施,开展滩区迁安救护工作,做好防汛物资储备,组织开展了汛前工程普查、风险隐患排查和防洪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辖区内重点河道工程、涵闸、浮桥上堤路口等安装监控摄像头155处,黄河河口管理局市、县、段均安装了视频会商终端系统,局属管理段及机关相关部门单位均配备了无人机,实现了视频监控、视频会商、无人机“三个全覆盖”,推进“三个全覆盖”+防汛、工程管理、水政执法深度应用,真正把防汛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目前备汛工作已基本到位。
治理与保护同步,发展与生态并举。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我市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切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两手发力,坚持“静态控制、动态调整、精细调度、生态优先”综合施策,加强过程监管,严格总量控制,提升调度成效。贯彻引黄供水管理调度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滩区取用水管理,加大对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宣传,提高社会各界节水和以水定需意识。科学配置有限的黄河水资源,提升精准调度和综合调度能力,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用水,保障生态用水,统筹工农业等用水,稳步推进常规调水、应急抗旱、生态补水、胶东调水等多目标综合调度。
继续扛稳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实施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积极打造集“防洪、经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沿黄绿色生态屏障体系。
同时,我市着眼于擦亮“黄河入海”文化品牌,用心用情讲好黄河河口故事。开展黄河河口历史文化遗产实地调研,完善黄河河口历史文化遗产标志碑,制作黄河入海流路演变专题片和河口历史文化遗产地图,编撰“黄河入海”文化名录丛书,推进麻湾南展文化展室、河口河务局八连控导治河文化园等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记者手记
九曲黄河滔滔奔涌,给两岸百姓带来生机,也曾张狂肆虐,给沿黄民众造成灾难。7月1日,我市将进入主汛期,但黄河岸边进行的实战演练和准备好的石料、麻绳、编织袋等防汛物资却让人心安。
黄河安澜,时和岁丰。今年,我市将继续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扎实推进实施黄河河口综合治理,为确保黄河安澜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定会实现。
(记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