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东营人|左凤美:特别的爱呵护特殊的花

引子

左凤美是一名教师,目前,她的班级里正常上课的孩子有6个,但就是这6个孩子,足以让她从日出忙到日落,占据她大部分的精力,填满她大部分的生活。

1996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左凤美,因专业对口,成为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育者,如今已经26年。2018年以前,她一直在启音部为听力障碍的孩子们上课;2018年,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康复中心,招收智力障碍孩子。面对新的挑战,左凤美主动担起重任,申请从事智力障碍孩子的教学工作。

然而,在左凤美看来,这些孩子不管是哪方面有障碍,都不影响他们的纯真与可爱,他们只是需要更多帮助而已。

左凤美在给孩子们上生活语文课,讲解医护人员如何给小朋友打针。

用爱营造快乐童年

与健康人相比,左凤美班里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完美,但在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他们的不完美被学校和老师用爱填补,在这里,他们享受着与正常孩子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校园生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勤劳的双手……”日前,记者来到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时,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左凤美正在给学生们上生活语文课。这节课,左凤美向孩子们教授的内容包括:手心、手背,左手、右手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可以用手来做的事情……

这节生活语文课的内容看起来并不难,并且当天上课的孩子只有4个,但时长30分钟的课上下来,左凤美却忙活得出了一身汗。因为上课的过程中,一名患有多动症+自闭症的学生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不停地在摆弄桌子——搬桌子、晃桌子。几次安抚下来不见效果,左凤美只好拿了一个拼插玩具让她玩着,这才继续上课;刚讲了几句话,另一名学生因为好奇别的事情,开始在教室内随意地走动,左凤美又安抚这名学生坐好,继续上课;又过了一会儿,一名学生拿出了抽屉里的橘子玩弄起来……

一节课下来,左凤美不知道需要安抚学生们多少次,然而这就是左凤美的课堂,是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课堂的缩影。但在这里,孩子们所有的行为都被完全接纳,并被老师们报以最大的耐心。在如此宽松有爱的环境下,学生们是开心愉悦的,充满活力的,当有展示的机会时,学生会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也会收获小伙伴的掌声,还有老师点赞……

课堂之外倾心付出

对左凤美来说,在她所有的工作里,教学只是一部分,她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照顾学生们的生活上,就如她所教授的科目——生活语文一样,生活在前,语文在后。

在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见到左凤美的时候,她刚刚陪一名学生上完厕所,但对左凤美来说,学生知道主动去厕所,已经让她比较欣慰了。班上的学生蒙蒙生活不能自理,时常拉裤子、尿裤子,有一次,蒙蒙因为拉裤子,衣服上都沾满了粪便,其他小朋友见状,都捂着鼻子跑开,蒙蒙以为自己犯了大错,吓得大哭。左凤美赶紧弄了些温水把蒙蒙的身体和衣服都擦洗干净,而蒙蒙却害怕的不敢看老师,左凤美抱起蒙蒙安慰她,给她唱儿歌、讲故事,蒙蒙慢慢放松下来,又恢复了开心的笑容。

除了基本的吃饭、上厕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左凤美每天课间都会陪一名不会爬楼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练习爬楼梯;会抓住机会,一点一点引导着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孩子们一点点的小进步,左凤美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真心地为孩子们高兴。与此同时,她会第一时间将孩子的进步告诉家长,因为她深深地知道,对于特殊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的点滴进步,都会给家长莫大的信心。

“一个家庭里,有一个某方面有障碍的孩子,家长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很多家长跟我们沟通时,说着说着就会哭,甚至有一位家长说,家里有个这样的孩子,我们这辈子都不会有幸福了。”左凤美说,除了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地学习和锻炼,左凤美还带着家长们一起成长,与家长们一起分享孩子们的成长点滴,与家长们一起为孩子们的进步高兴,为焦虑的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对家长们来说,左凤美帮助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家长们习惯了与左凤美分享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春节放假的时候,左凤美的班级群里格外热闹,家长们会发送孩子们的生活图片和视频,孩子们也表达着对左凤美的想念,这让左凤美既欣慰又感动,“放假那么多天,真是很想孩子们。”左凤美说。

成为一名更专业的帮助者

对于自身有障碍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外界的爱心与帮助,而是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左凤美也深知,作为教师,最大的使命就是将所有的教育和帮助都内化成孩子自己的本领。因此,左凤美格外重视专业知识和康复技能的学习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的康复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自2012年全国实施康教结合教学模式以来,左凤美多次远赴上海、山东省聋儿康复中心参加“医教结合”项目的培训和学习,回到工作岗位上,她把所学到的先进的康复技能和理论有效地运用于康复教学之中,授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11月,她参加了省聋康组织的“十二五”轮训,并通过了严格的考试;2019年10月,她又拿到了ABA孤独症康复专业技能培训证书……

提升理论知识是一方面,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是一项更复杂的任务。为了实现因材施教,在入校之时,左凤美给每个孩子都做了详尽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周密的康复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训练听力障碍的学生时,为了纠正一个发音或教会一个词语,往往需要上百次的练习。学生听不到,左凤美就把自己的嘴唇贴近他们的手背,让他们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感知气流的大小;学生听不懂,左凤美就一遍又一遍地把学生的小手放在自己鼻孔上和脖子上,让他们通过感受声带振动找准发音部位;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故事情节,左凤美亲自扮演大灰狼、鸡外婆,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左凤美执导的课例《拍泡泡》获山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大赛二等奖;所执教的《买东西》在东营市“一师一优”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参与编写的劳动校本教材《我爸爸》《神奇的工具》《我会做,我能行》分别获得市级二、三等奖;所讲授的微课《勤劳的双手》获得市级一等奖;撰写的文章《送党恩 跟党走》在全市教育系统师生迎接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有多篇文章在学习强国发表,多篇论文获山东省教育学会一、二等奖。

在专业领域获得荣誉是对左凤美专业水平的认可,但对左凤美来说,最让她骄傲的教育成果,是她所教育和帮助过的多名学生已顺利转入普通学校,让一个又一个家庭重新获得了平凡的幸福。

(记者 陈明慧)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