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专业“惦记”肇事逃逸司机10年,累计侦破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恶性案件92起,破案率、抓捕率均为100%,这是利津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刘长胜交出的优异答卷。他是业内响当当的追逃能手、破案专家,因技术过硬、业务精通,追逃破案显神威,被同事们称赞为追逃界的“常胜将军”。
刘长胜正在检查肇事车辆。
退役不褪志 退伍不褪色
刘长胜曾在海军某部队服役,曾是部队里的司务长。从军十三年,因工作成绩突出、业务能力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三次,受到上级通报表扬和嘉奖十余次。
2005年,刘长胜脱下那身荣誉满满的军装,转业到利津县公安局从事看守工作,2012年至今负责利津县交管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追逃工作。
进入事故处理中队,他非常明白自己必将面对的压力。“我不是‘科班’出身,就是从零开始。”说起刚进入事故处理中队时的感觉,刘长胜这样说道,“但我曾是一名军人,无论在什么单位,从事什么岗位,我都要做好这一切。”
秉持着这种信念,刘长胜全身心投入到现场勘查及调查重点的学习中,他潜心钻研业务,强化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交通肇事案件卷宗,不断总结提炼,养成了扎实的作风、精湛的技艺和科学的方法,逐渐成为交管大队的专家型人才。
“只要你肯干、想干,你就能干好。”这是刘长胜经常对徒弟说的一句话,他的身上,依然保留着军人的坚韧和担当。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进入事故处理中队10年时间里,他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0余名,并破获陈年积案6起,先后两次获得东营市交警支队“破案能手”称号。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长胜和同事们摸索出了“快、细、联、全、锲”五字破案要诀,他们的这一经验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人民公安报》上刊发,在全国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中予以推广。
雷霆铸正义 追逃解民忧
“肇事勿逃逸,逃逸必被抓!”说起现在的工作,刘长胜一脸严肃,“处理好交通事故,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认真处理交通事故既是法律尊严的维护,更是对事故当事人的高度负责。”
2019年2月的某天夜里,一位昏迷不醒的老人被发现躺在220国道旁边,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发现老人颅骨有损伤,怀疑是一起交通事故,家人遂报警。但由于是事后第二天报警,且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办案民警一时找不到突破口。细心的刘长胜在调取当天夜间现场周边监控时发现,此处公路上一束微弱的灯光有点不正常。几经分析,他认为很可能是一辆摩托车撞击老人后,车辆倒地造成光束偏离。他以此为突破口,通过调取沿途监控录像逐一进行排查,最终锁定了肇事摩托车和嫌疑人。就这样,一件现场“零基础”“零线索”的肇事逃逸案件很快就被刘长胜和同事们侦破了。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不同于其他案件,交通事故通常没有先兆性,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刘长胜说,“这就给侦破案件带来很大麻烦,要求我们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线索、抽丝剥茧,解决问题。”
2015年3月,省道310线汀罗镇路段发生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案发时值夜间,没有其他车辆经过和目击人发现,加上现场遗留破案线索非常少,办案民警一时理不出头绪。刘长胜通过细致排查,在离死者80多米的地方发现两袋红糖。在确定这两袋红糖不是死者遗留后,刘长胜推断应该是肇事车所留。通过广泛调取监控,最终找到了在路边卖红糖商店的视频,以此为线索,经多方取证,最终锁定了肇事者,案件随之告破。
履职有作为 奉献显担当
事故追逃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连续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加班加点、昼夜奋战是常有的事。繁重的工作量、巨大的压力透支了刘长胜的身体。正当盛年的刘长胜,却过早地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健康状况频频亮起红灯。
2020年12月,刘长胜因病在医院手术,就在刀口即将拆线时候,他突然接到紧急任务,需要参与一项食品安全案件的追逃工作。他二话不说,立即返回单位,与同事一起连夜出发,远赴安徽进行抓捕。这次抓捕行动从当天凌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6点,往返1500多公里。在民警的突击合围下,犯罪嫌疑人最终束手就擒,人赃俱获。而刘长胜却因伤口感染再次住进了医院。多年来,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刘长胜也成了同事眼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俗话说,“忠孝难两全”,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刘长胜,对父母妻儿亏欠得太多。他的母亲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可这些年来,忙于工作的刘长胜基本顾不上家,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和几个兄弟姐妹身上。他那已经上大学的儿子,从小到大,刘长胜没有时间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
“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因病住院十多天,我在外地办案赶不回去,医护人员和同室的病友以为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件事到现在我都觉得愧对孩子。”刘长胜说道,“后来孩子也慢慢理解了我,受我的影响,儿子现在警察学院读书,立志当一名警察。”
(记者 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