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来,他一直行走在科研一线,站在时代前沿,瞄准油田生产难题,借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石化高端物探技术在行业的影响力,引领了中国石化物探技术的发展。他就是在技术无人区大胆探索、勇敢前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特种兵”,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领域(地球物理勘探)首席专家王延光。
王延光正在查阅资料。
看穿地层的“千里眼”
“地震”一词足够令人闻之色变,王延光却痴迷地震资料38年。在很多人眼里,王延光的工作总是带有一份神秘色彩,“我们研究的不是天然地震,而是利用地震找石油。”每当这时,王延光总是耐心地解释给别人听。
1983年本科毕业后,王延光没有选择回归家乡,而是留在了东营这片热土,投身油气勘探一线,用科研成果助力油田效益开发。今年,是东营建市38周年,也是王延光奉献东营、扎根东营的38年,用王延光的话说就是:东营伴我成长,我伴东营成长。
都说物探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王延光就拥有一双能够看穿地层的“千里眼”。“老油田地下看不清,无法获取地下高精度信息。”为了解决勘探开发难题,给地层拍出更加清晰的“CT图像”,他带领团队深扎野外,风餐露宿。有一次中石化在新疆奎屯收集地震资料时,受客观因素影响,直到工期结束,项目组也没有采集到让他满意的资料。“一次采不好,就采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要肯下功夫,一定会有成果的。”在野外工作,到底有多苦多累,恐怕旁人无法感受,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真正有所体会,但恶劣的客观环境从来都不是科研工作者精益求精路上的绊脚石。他带领团队通宵达旦,反复研究对策,调整方案,把工期整整延长了两个月,“三进三出”奎屯,终于获得了一份精准的资料。
采集、处理和解释是物探工作三部曲,“采集没有后悔药,采集的成本太高,一个区块就要上亿元投资。”在王延光眼里,采集工作是基础,就算付出再大的辛苦,也要确保数据的精准性。
星光不问赶路人,王延光的科研创新之路可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历经十年的潜心钻研,默默坚守,王延光和他的团队终于创新形成了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石化品牌——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2016年以来,该技术先后在胜利油田、江苏油田等12个区块使用,发现圈闭资源量5.34亿吨,保障了油田储产量的稳定,也为团队的集智攻关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经过多年发展的胜利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但采收率却不到30%,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采收潜力,亟须探索开发新路径。难题又一次交到了王延光手里。影响地下剩余油开采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采收率?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这些问题经常萦绕在王延光的脑海里。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始终坚持躬行实践,无论是出差还是加班熬夜……这些都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常态。“石油是一种战略资源,咱们自己采不出来,就得靠进口。找到更多还没被发现的石油就意味着可以让祖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王延光说。“为国找油”或许听起来有点高调,但对于勘探人员来讲,却是工作的全部。
“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只是构建理论模型,技术能不能落地还得靠实践。”他带领课题组奔波于全国各地,探真探实,终于在高精度井地联合采集、井中地震、多波地震等单项地球物理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能在复杂的油气区寻找剩余油,提高采收率。该技术先后在胜利油田多个区块大放异彩,增加经济可采储量6847万吨,建成产能642万吨,后又推广应用到大庆油田、江苏油田、西北油田等7个大中型油田,为油田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核心技术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技术话语权,看到咱们多半的原油要靠进口,我感到担忧,必须把科技创新独立重视起来,敢于异想天开、勇闯无人区!”王延光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自主开发了勘探决策支持、软硬件资源共享、STseis地震成像、科技管理、油藏地球物理等多套软件系统,打破了技术垄断,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原创性成果,推进了地震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石化的核心竞争力,也充分彰显了一位石油老党员的“硬核精神”。
我只是一个“符号”
参加工作38年来,王延光一刻也没有停下过前行的脚步,年年有立项,岁岁有成果。博士出站后不久便先后承担两期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四个国家重大专项与研发计划以及多个中石化“十条龙”、重大科研与先导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解决了物探工作部分“卡脖子”难题;在学术成果上,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项,局级科技进步奖22项,申报国家专利2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发表代表性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3部;而加诸于他身上的荣誉一样很多,2009年荣获山东省首届杰出工程师、中国石化突出贡献技术专家、勘探开发领域(物探)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等荣誉,2020年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最高科技奖——科技创新功勋奖。
当被问道获得这些奖项有何感受时,王延光脱口而出:“靠的是团队,我只是一个符号。”王延光觉得,自己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集团公司对物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胜利油田这片沃土,更离不开一支优秀上进的团队。“希望有一天,物探技术能发展到把地下看得一清二楚,这是物探永恒的追求。”相信这也是王延光以及更多找油人前进的动力。
回首三十八载,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却始终未离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轨迹,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石油物探界的难题,在中国石化物探事业上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上行线”。
(记者 吴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