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小积分”激发村级治理“大能量”

  “这几天俺又挣了3个积分,没想到在家看着孩子、打扫好庭院卫生也能挣积分啦。”河口区义和镇大山村村民田蒙蒙高兴地说。今年以来,义和镇积极探索农村积分管理办法,正向激励村民遵守村规民约,解决村级管理缺少抓手的问题。

  村级重点工作有什么,积分指标就设置什么。河口区义和镇科学设定积分指标,实行动态化调整,变“软约束”为“硬抓手”。管理办法结合“村规民约”,对村干部、党员、普通群众,分类设置10大项58小项积分指标。其中,村干部侧重产业发展、村级建设,党员侧重环境整治、农业增收,群众侧重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给予双向加减分。对在加分项中表现突出的,特别是村级稳定、产业发展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给予1—20分奖励,鲜明的导向引导村民响应村级党组织号召,主动参与到村级事务中。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更在于群众认可。义和镇公平设置评价标准,变“干部说”为“制度说”,积分指标均实行数据衡量,对管理内容进行细化,明确具体标准,力求客观公正;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信用积分评定小组,定期对党员干部群众积分情况进行统计,按照周统计周公示、月统计月评,让无法用数据衡量的指标减少主观影响;建立“一户一积分手册”、信用积分“红黑榜”,将认定结果在村内微信群和公开栏进行公示。目前已经公示3期,最高积分达137分,村民对管理办法更加信任。

  强化积分结果运用,让村民的信用积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变“推着干”为“争着干”,是义和镇探索积分管理的目标。大山村在积分管理中,一面落实物质激励,由党支部整合村级运转经费、社会帮扶等资金建立“信用超市”,村民凭信用积分兑换菜板、水盆等生活用品,让村规民约以可量化的标准、有奖惩的兑现;一面进行精神激励,将信用积分作为村镇表彰荣誉、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评选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的重要内容,激励广大村民行动起来,积极参加村级事务。目前,全村177户实现垃圾分类堆放,35户家庭卫生明显提升,80余名村民参与防汛等志愿服务,村级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记者 郑代玉 通讯员 张学强)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