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抓落实的实干者”】河口区:结对帮带补短板 “跨村联建”促发展

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河口区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有利契机,谋划部署“跨村联建”结对帮带活动,打破镇街、村级发展界限,让村与村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推动形成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新局面。

乡村振兴是“一盘棋”,必须统筹谋划部署。河口区委统筹制定实施方案,探索制定“结对帮带、组织联动、产业联育、治理联抓、能人联手”“一帮四联”具体措施,综合考虑地缘、人缘、产业等因素,采取“一帮一”或“一帮N”方式,首批确定50个村结成22组帮带对子,统一签订帮带协议。区镇村三级联动,把开展“跨村联建”结对帮带与乡村振兴、“三变”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配套建立“月调度”“季度通报”“年底评估”工作机制,建立帮带工作纪实台账,定期亮晒活动成果,在全区营造结对帮带、抱团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39个市直、区直下派帮扶单位参与,统筹整合下派帮扶资金,支持指导“跨村联建”深入开展。

为积极对接推进,河口区各镇街探索成立“跨村联建”导师团5个,组织专题调度会议17次,教育引导结对村牢固树立“一条心”的工作理念,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共同发展。各结对村积极对接沟通,由强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成立跨村党建联合体,配套建立定期议事协商、活动联办、服务联动等制度,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活动130余次,共同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现场观摩学习等活动42次,并邀请村内致富能手、青年骨干等共同参加,弱村书记跟班学习强村书记先进经验,共同分析发展优势劣势,相互启发交流、拟定共建思路,推动形成共建共兴、共富共荣的思想共识和路径规划。

村庄要想实现产业振兴,项目是基础,更是关键。河口区坚持项目化支撑,各联建村统筹把握各自资源优势、整合工作力量,结合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等工作,重点围绕种养殖、产品销售、休闲农旅等,跨村整合土地4800余亩、资金3500余万元、水面200余亩、大棚80余个、专业技能人才30余人,联动实施“工匠坊”手工产业联盟、香菇大棚种植、近郊农旅休闲、小棚虾养殖等“跨村联建”项目62个,以项目共建带动资源有效整合、力量有效凝聚,全面带动“跨村联建”结对帮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在全区形成抱团发展、共促振兴的良好局面。

(记者 郑代玉 通讯员 张学强)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