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化工园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59家,非公企业党建成为开发区党建的重中之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着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入章”,保障党建工作的“企业法”地位,叫响非公企业共识性口号,推进党组织交叉任职、政治把关、政治考察,以高质量党建工作领航企业发展“节节高”。
加强党的领导没有所有制之分。非公企业具有趋利性强、变动性大、人员调整较为频繁等特点,更需要用制度为党建推进和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将“党建入章”工作抓细抓实。
2017年12月,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将党建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写进公司章程,成为开发区首家“党建入章”的企业。2020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积极引导,统筹协调,海欣港务、神驰石化、诺尔生物等区内19家企业相继实现“党建入章”,“党建入章”工作在面上快速铺开,高质量推进。党组织基础厚实了,平台就宽,作为就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党建“入章”的重要性,纷纷启动法定程序,到今年,全区30家非公企业全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实现了“党建入章”100%。
立足“三区合一”的实际,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融入管理起作用”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和党建工作实际,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立足实际,在各非公企业实施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党建指导员靠上指导等工作,先后选派了60名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做党建指导工作,在各非公企业掀起了大抓党建的热潮,全面推开了“党建是企业健康的第一保障、党员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财富、党风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要义”共识性理念性口号,并将这一理念全部纳入“党建入章”内容,彰显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地位。
企业发展核心之处就在于“人”,“党建入章”的工作对各非公企业“人”的事产生了直接影响。以党组织书记选任为切入点,各非公企业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党的工作通过“领头雁”嵌入企业的决策管理,有效增强非公企业党建的组织力,保障了党组织切入经营管理的职能地位。目前,开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30个书记中,企业领导层27人;非公企业党组织90个班子成员中,企业中层以上人员85人,全面提升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力。非公企业人员选拔及管理上则果断引入了党组织“政治考察”这一关,运用党的制度赋予企业管理干部考察权,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人员素养和科学管理水平,保障党组织用人上的政治把关地位,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有了“压舱石”。
“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等争先竞赛项目活动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各非公企业迅速火热起来,先后有200余个党员先锋岗、30个党员责任区以及12个红旗车间宣告成立,党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在企业中形成了争先率先、图优图强的浓厚工作氛围。与此同时,党员的身份得到认同,也给了很多“专才”“能人”发挥所长、“建言献策”的机会,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减本增效,大大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入章”的成效重点在融入,难点也在融入。山东道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突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3个人才团队搭建产学研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研究成果落地生根产生虹吸效应;东营市科德化工有限公司以“聚+”党建文化凝聚企业力量,配套生产的100LL(低铅)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技术攻关与党员“一员双岗”、先锋承诺、人才培养结合,自主研发新产品150余种,获得专利及科技成果鉴定100余项……“党建入章”成为破解企业党建和发展“两张皮”的重要举措。通过党的有力领导和党建提升工作,各非公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党员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大项目“一线”党建,探索实施产业链党建,不断创新个性化党建工作机制,引领着非公企业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全面,开发区非公企业呈现出勃勃发展之势。
(记者 郑代玉 通讯员 崔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