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三个坚持”以学促行 着力为渔民群众纾困解忧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扎实开展“一查二访三问四落实”活动,深入企业一线、渔村塘口“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下乡入户,以“三个坚持”着力解决渔民群众的技术需求,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渔民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问需于民,着力解决渔民群众实际困难。扎实开展联系渔民群众“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局领导带队赴各县区主要养殖区走访渔业企业12家,与30余名养殖企业负责人、养殖户和基层管理人员座谈对接,征集涉及养殖新模式推广、对虾苗种质量、大闸蟹良种选育、水质管理等问题11个,其中现场解决问题5个,当场无法及时解决的,逐项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积极整改《问政东营》反映的大闸蟹养殖中的纤毛虫病害问题,组织召开技术交流座谈会,从池塘消毒、水质调节、安全用药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解决了近1000亩大闸蟹养殖池塘生产难题。

  坚持精准施策,着力提升服务渔民群众能力。成立由院校教授、“土专家”组成的渔民技术专家库,依托各级渔业技术推广员定期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构建起“专家+渔技人员+养殖示范户+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模式,实现养殖技术到塘入户和主要养殖区技术服务全覆盖。全力打造渔业技术服务平台,黄河三角洲海洋科技公司被评为省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服务基地,成为我市首家渔业企业病害防治服务基地,探索建立的“检测机构+服务基地+养殖户”服务新模式,为周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检测服务。

  坚持注重实效,着力推动渔民群众增收致富。依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虾蟹、贝类等创新团队,与渔业企业共建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推广高效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渔民群众综合收益。其中,刺参产业创新团队已示范推广刺参-对虾循环养殖模式超2万亩,预计亩综合产值将突破2万元,较传统模式提高50%以上;虾蟹类创新团队建立了4000亩的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示范区,对虾病害发病率大幅减少;贝类创新团队开展了池塘筏式吊养牡蛎试验和海上养殖试验,示范推广了适宜本地的牡蛎养殖技术。积极协调企业对接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站、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处,实施科技研发项目1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5个,培训指导养殖户300余人次。

  (记者 李萍 通讯员 苏文辉 张永强 刘强)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