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脱贫户刘美亮成了农场主

  “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俺咋能创业?”几年前,邵桥村村民刘美亮第一次见到东营区牛庄镇扶贫责任人曲秀芹时,便抛出了一系列有关创业的顾虑。

  “有技术有资金,家庭农场越办越红火,咱还怕啥?”现在,刘美亮经常邀请村民到他家的农场里走一走转一转,鼓励他们像他一样勇敢地创业。

  今年51岁的刘美亮因家庭收入低,两个女儿又处于求学阶段,曾被认定为村里的省定贫困户。为了帮助刘美亮走上产业致富路,几年前,在了解到刘美亮对养殖产业感兴趣后,区、镇、村各级开始对他家进行全方位的帮助:没有场地,镇上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进入村里,根据土地性质划分了养殖场;没有经验,镇上请来了畜牧专家,为他手把手传授知识;没有资金,协调银行为他送来了无息贷款……“大伙儿对我的关心,让我无比感动,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每每回忆起2016年初创办凤翔家庭农场的日子,刘美亮都直言帮扶的力量激发了他无穷的动力。他把铺盖搬进了家庭农场,除购买饲料、购进家禽苗等特殊时候,几乎一步不离农场。

  乡亲们的帮助也让刘美亮感动,并记到现在。“刚开始创业那几年,只要我忙不过来,四邻八舍的都会主动上门帮忙。”现在条件好了,他也没有忘记乡亲们的照顾,不时去一些老人家里送几只小鸡、小鸭,为老人送去一份关心和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美亮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养殖经验,家庭农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农场里养有2000多只鸡、500多只鹅……”刘美亮自豪地算了一笔账。每逢大集,他都会把精心养殖的家禽、农场的土鸡蛋拿去卖,一年下来,农场纯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刘美亮的妻子张桂华过去从事村里的环卫工作,如今她辞去了工作,与刘美亮一起经营起了家庭农场。“我们不仅要自己好好干,还要带领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指指不远处正在忙碌的妻子,刘美亮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