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东营·最美东营人|张希涛坚守基层 只为黄河口那万顷绿色

  引子

  伟大出自平凡。正是万千平凡人直面工作生活中困难,勇于奋斗、拼搏圆梦,才凝集成这个时代的奋进之光。每个人都能把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就是伟大!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工程师张希涛,32年如一日,为了黄河口那万顷绿色,像钉子一样坚守基层,在平凡的工作中焕发出了不平凡的光彩。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择一事尽一生”的人!

/

  当年有句民谣唱道:“大孤岛,大孤岛,年年洪水赶着跑,遍地是荒草,春秋风沙如海啸,夏天蚊子到处扫。人过不歇脚,鸟来不打草。”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当年孤岛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荒原漠漠,黄沙漠漠,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披星戴月、斩荆披棘,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用磨起老茧的双手和无尽的汗水,一个个坑一棵棵树,把绿色植进了岁月,把风沙荒原变成了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类繁集的生态绿地……

/

  张希涛(右)和同事在保护区内进行鸟类监测。

  张希涛,就是那群年轻人中的一员。1988年6月,从当时的垦利县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年仅20岁的他怀揣着“开荒造林、绿化祖国”的梦想,来到了民谣中描述的地方——地方国营垦利县孤岛林场。

  在这个距离城区百余公里的地方,张希涛一干就是32年。从参与多处造林工程设计的“造林能手”,到肩负湿地保护与检测的“保护区人”,岗位在变、工作在变、身份在变,但他甘于平凡、扎根基层,“择一事尽一生”的初心始终没变。

  苦中作乐,青春热血付林场

  沿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顺河北路一路向西,一片片刺槐林、黄蜡林、混交林延伸至天际。

  这里是张希涛留下青春奋斗印记的地方。“这是速生杨。”“这一片林是1988年栽的。”……每路过一片林地,张希涛总是能非常清楚地说出栽种的树种和时间。汽车一路向前,张希涛的思绪也慢慢回到了上个世纪。

/

  刚来林场时,张希涛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除了正在工作的磕头机,目光所及之处尽是2米多高的荒草滩;“三个蚊虻一盘菜”,这里蚊虻多的甚至上个厕所屁股都能被咬肿,为了躲避蚊虻叮咬,下地的耕牛都被披上了被子;“春秋风沙如海啸”,黄河断流时,滩区时常漫天黄沙。

  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张希涛和他的伙伴们投入到了“开荒造林、绿化祖国”的造林热潮当中。

  从春天到深秋,一年八九个月的时间都在造林。林场的工作很不轻松!育苗还可以用机器播种,但植树全靠人工。车少、路颠,每天的树苗运送基本靠他们肩扛手提,然后把树苗用铡刀一截,仅留下连根带杆30多公分,再用铁锹一个坑一个坑地种下去。春天风沙大,一天下来他们几乎都变成了泥人,但他们苦中作乐,调侃彼此为“沙雕塑人”。住荒草滩、啃凉窝头、喝凉白开,一场场造林大战中,铁锹磨起的血泡变成了硬邦邦的老茧,刺槐的尖刺把他的肩膀划破了一道又一道。

  劳作环境恶劣,吃住条件更是艰苦。没有办公场所,几间破土屋就是办公室;没有住的地方,地窨子就是他们的安身处。每天的饮用水全靠一辆从油田求来的25马力的拖拉机拉着胶皮囊送过来,一旦送得不及时,张希涛和同事们靠混有沙土的黄河水解渴也是常有的事。由于新老林场距离较远,为了不耽误植树,张希涛常常天不亮就出发,很晚才回到住处。路途长再加上每天都要踩铁锹,一双厚底胶鞋通常穿不过一个月。

  青春热血付林场。短短几年时间,他参与设计并督导完成苏家屋子片混交林实验项目造林2400多亩、参加督导七千亩(市长工程片)造林7000多亩;2003年到2004年,他又亲自参与设计施工并督导完成了14000多亩的速生杨……“人手一把锹,出没荒草滩。造起万顷林,林海映蓝天。”伴着张希涛自编的歌谣声,一望无际的荒草滩变成了碧海连天、香飘万里的大森林。

  学无止境,保护区工作显身手

  为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希涛的个人身份,也从“林场人”变成了“保护区人”。

  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份,还有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从“植树”到“保护”,不是对“植树”的否定,而是在原来基础上有更好的认识和谋划。这种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湿地气候、地理以及生态特点等因素,科学制定生态保护措施。

/

  新工作带来新挑战。“不懂怎么办,不懂就得学,要适应新业务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储备量。不换脑筋就换人,这一点都不危言耸听。”张希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以来,只要有学习机会,他几乎每次都到其他省份参观学习保护区业务相关知识。2007年,他还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两个多月,专门学习环境保护和林业科学知识。

  正是因为这份专注与专业,他参与的市林业局牵头进行的3次林业一类调查,3次二类调查,1次仿二类调查都是一次性合格验收。

  2004年,张希涛任科研股股长,专门负责鸟类巡护监测、禽流感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等科研工作任务。

/

  病虫害防治方面,作为管理站技术负责人,张希涛牵头设计并组织使用无人机和直升飞机执行大型飞防任务20多次,累计飞防面积达14.92万亩,为黄河口管理站创造了连续18年未发生重大疫情的良好纪录。当问及有什么诀窍时,张希涛的回答简单而又直白:“及时发现及时治。”简单的一句话,源自他每天60公里以上的监测巡护,更源自他的肯学和用心。在美国白蛾疫情的防控中,他积极学习生物防治手段,引导黄河口管理站成为全市第二个引进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的单位,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控效果,达到了生态平衡的最优状态。

  鸟类监测与保护方面,张希涛转换学习鸟类知识,并从1994年至今在巡护监测岗位上坚守了26个年头,填写记录的鸟类监测表格就有8500多张,为迁徙鸟类的观察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依据。工作站要求鸟类检测上报每周不能少于两次,张希涛几乎每天都做,哪怕记者采访的当天,他仍在接受采访间隙进行鸟类观测。“这是夜鹭,这是赤麻鸭,这是东方白鹳,这是白尾鹞……”边走边讲的张希涛对这里的每种鸟类都如数家珍。

  慢慢学着,慢慢做着,张希涛就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了感情,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合格的“保护区人”。当发现一窝成活了4只的东方白鹳时,他会欣喜若狂,尤其说起10年前他曾经监测到一巢白鹳成活6只并创造全国纪录时,仍激动不已;当看到有鸟儿受伤甚至身故时,他会难过得说不出话。“保护区科研不同于别的,在这里必须常年待在野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我们都很佩服张希涛。”一直在检查站做执法巡护工作的付守强这样评价张希涛。

  大功无言,伟大出自平凡

  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伙子已变成了中年人,原来的“林场人”,已成为保护区的“守护人”。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凭着对工作的韧劲和执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住了寂寞,耐住了清贫。

  “护林防火先进工作者”“林业绿化先进个人”“全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保护区管理局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一个,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如今的张希涛,早已数不清获得过多少荣誉。可是他初心不改、默默前行,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我哪里算什么中坚力量,不过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人做,该我做的我去做好罢了。”张希涛如是说。

  大功无言的张希涛,很少有人知道,在他的32年时间里,付出的不仅是青春和精力,还有默默地牺牲。

  1992年,还是“林场人”的张希涛拿到了他的过年福利——两袋尿素化肥,当天就兴高采烈地送回了家中。那是张希涛唯一可以为家里做的事情了。林场工作苦,林场人很难为家里人做些什么。

  2015年,张希涛的爱人因脑血栓瘫痪在床,很多人都劝他回去陪爱人,他一度也想这么做。可是,爱人身体的不可修复性加上他那份“把事情做好”的责任心,驱使他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他把老母亲接回自己家照料爱人的日常生活。“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让母亲照顾爱人,要说心里不难受是不可能,可是这份职责不能停。”张希涛满是愧疚。

  32年,他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可他在工作单位、在同事眼中绝对算得上一个出色的业务能手。32年兢兢业业,32年精耕细作,张希涛用自己的青春智慧、辛苦劳累,倾力倾情呵护着黄河口那万顷绿色,诠释着“择一事尽一生”的真谛。

(记者 蔡文龙 李怀苹 见习记者 周乃东)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