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吸引企业投资和要素聚集的先决条件。
如何站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东营的答案是——从对标先进典型入手、从疏解企业难题发力、从优化营商环境破局。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流程再造工作部署要求,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创新制度供给,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积极创新、攻坚克难,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2020年,我市在确保“零疫情”的情况下,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84945户,同比增长16.98%,增速居全省第三;其中,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73户,同比增长92.11%,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为重点建设的项目“亮绿灯”,为企业发展做好“店小二”,让群众办事“零跑腿”,一系列有力举措,令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活力空前高涨,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
创新制度,集成政策,为项目建设“亮绿灯”
“这次大会让我备受鼓舞,提振了项目建设迎难而上的士气!”“一系列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推进项目建设,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支持。”……
近日,东营区文汇街道举办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惠企政策推介活动,辖区内60家骨干企业负责人和街道、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齐聚一堂,学习政策、分享经验、解疑释惑,共同探讨如何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打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按照全国领先、对标国际化的一流标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奋斗目标。
为了营造更具有综合性的营商环境,我市对标国内外先进,着力优化“软环境”,创新制度供给、加强政策集成、搭建各类平台,指导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帮助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聚焦项目建设,我市实行重大决策研究论证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改变了过去自下而上层层传递的模式。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建立重大项目滚动督查、并联审批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等机制,实行每月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和会商制度,落实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靠和“3+N”重大项目会商机制,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出台了“要素跟着项目走”16条、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5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13条、支持外贸企业发展10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更多项目签约落地,为好的营商环境集聚各类资源要素。
《东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全流程监管办法》《东营市政务服务“一件事·一链办理”实施方案》《东营市政务服务并联审批办法(试行)》……一个个事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方面的方案办法密集出台,为我市深入推进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建设“加速跑”提供了政策依据。
刀刃向内,简政放权,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
营商环境好不好、有没有优化改善?落户东营的企业和项目最有发言权。
“原本办理此项业务需要受理、审核、决定三个环节一个工作日,现在10分钟就能办结,速度提上来了,我们还不用多跑腿,太便利了!”日前,东营市花样年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吕女士来到垦利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延续业务,在综合受理窗口提报所需材料后,垦利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独任审批师”盖小辉直接审核材料当场给予办理,令吕女士十分惊叹。而这个让企业称道的审批速度,正是得益于垦利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在全市率先推出的“独任审批师”制度。
今年以来,垦利区根据企业和群众需求,立足“垦定办好·利企便民”的政务服务理念,以满足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在率先实行企业登记注册“审核合一”的基础上,扩大行政审批事项“审核合一”办理范围。“独任审批师”服务模式的推行,大幅精简压缩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环节,让简易事项变得“立等可取”,实现了行政审批“再提速”,加速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办事企业、群众有更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企业开办由3个工作日压减到1个工作日;大力推行“一业一证”改革,20个行业只需取得一个综合许可证即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六简审批”,在全省率先实现施工许可审批全程电子化;企业用水用气全部实现“网上办”……近年来,我市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好优化服务的“加法”,主动贴心服务企业和群众,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
我市还开展了“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银行行长走进百家企业”等活动,从政策措施上支持,从排忧解难上跟进,从要素资源上保障,真心实意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数聚赋能,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零跑腿”
“一站式”“一网通办”“云服务”……这些耳熟能详的服务已逐渐成为群众办理审批业务的常态。
“真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公司的城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不到3个小时就通过了水土保持审查。”利津县财金集团项目负责人李永飞说。工作人员了解到其公司项目情况后——安排专人开通“云评审”不见面办理业务。利津县推出的“视频办”,正是我市“数聚赋能”,全方位推进数据共享“深应用”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网络数据优势,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努力推动“不见面审批”,真正实现了“零材料、零审批、零跑腿”,服务群众“不掉线”。
目前,市政务服务大厅已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分领域“一窗受理”,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业务“一窗通办”,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市县两级共梳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6237项,其中可网办事项5847项,可网办率达到93.7%。
与此同时,我市开展“数聚赋能”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一张网”格局,实现电子政务网络“村村通”;建设“东营掌上通”,已发布应用981项,注册用户74万人,1.7万家企业用户可实时查询惠企政策,涉及企业、群众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
群众办事的需求期盼,就是工作努力的目标。2021年,我市将聚焦“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改革体验感不强等问题,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办”“一链办理·一次办”“便民服务·就近办”“高频事项·掌上办”“复杂事项·视频办”“异地需求·跨域办”六大服务模式,让群众时刻感受到优质服务就在身边。
“我们继续将攻坚‘一网通办’作为重要任务,年底前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部实现网上可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
审慎监管,调整机制,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哪里拥有法治化营商环境,哪里就拥有强劲的竞争优势。
3月26日一大早,东营区法院执行局的30余名执行干警在办公楼前集合待命,兵分两路展开优化营商环境春季执行攻坚行动。此次集中执行,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为重点,针对长期不配合执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近年来,我市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障碍,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为减少执法对企业的干扰,大力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执法信息共享,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件事”;编制全市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完善面向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基于信用信息运用的纯信用、无抵押、智能化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建立《轻罚清单》《免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市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对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在全市树立“谁破坏东营的营商环境,就砸谁的饭碗”的鲜明导向。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长期艰巨的攻坚战。今年,优化营商环境被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课题和重点攻坚行动”,我市将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大的魄力,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更加活跃,让市场活力充分迸发,为东营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东营日报记者 郑代玉 关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