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25日,为贯彻中央“精兵简政”的政策,中共清河区党委决定以清河师范为基础,创办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并以马耀南烈士名字命名——“耀南中学”。
耀南中学的校址,最初选定在博兴县六区的兴和村,一开始招录了两个中学班,学生大都是从党政机关和部队中精简下来的年轻干部与小战士,也有部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来的进步青年。另外,又把原来设在纯化镇清河师范学校的一个师范班也合并进来,全校共有学生和教职员工150余人。
正当耀南中学要起步前行的时候,侵华日军在距离学校驻地仅十余里远的王集村,安设了一处据点,驻扎了一个伪军中队。为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清河区党委立即决定,将耀南中学迁往新开辟的垦区。经过数日长途跋涉,师生们来到位于垦区北部的老爷庙村。由于房屋紧缺,粮食供应困难。耀南中学又二次迁址到垦区中部的杨家嘴村。
当时,由于房屋紧缺,近2000名师生不得不分散住到老百姓的窝棚里。后来师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村东边500米处的高粱地里,建成了三间半地上半地下的地屋子,白天作教室,晚上作宿舍。1943年春,师生又在黄河故道里盖了50多间土坯房,建成了专用教室和专门的宿舍。1945年,耀南中学与渤海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渤海公学。耀南中学既是一所学校,又是一个战斗集体,除有班级组织之外,还有民兵组织。学校的日常生活除学习文化外,还练武、劳动。尽管生活艰苦,但大家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很高,经常为群众办冬学扫盲,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帮助群众抢收抢种、灭荒救灾。
据原耀南中学第一任校长刘冠甲回忆,在无敌情的情况下,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生产。学习中,上课时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早晚自习特别专心,学习的自觉性是非常高的。生产中,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种植的大豆、高粱、南瓜、白菜产量都较高,师生们吃着自己生产出来的蔬菜粮食,感到格外有滋味。学生的自治精神强,用不着教师特意组织管理,而能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纪律。个别顽皮的小同学,在这样的气氛影响下,也能潜移默化逐渐转好。学生的自觉性高,自治精神强,应当说是当年耀中的特点之一。
另据回忆,当年有两位小同学,年仅十五、六岁,因生疥疮,不能随小组活动,两人单独地辗转于黄河两岸的大洼中,同敌人的拉网搜索周旋,白天潜伏草丛里,任凭敌人叫喊、恐吓,只是伏俯不动,敌人过后,就坐起来打扑克,饿了吃给养袋中的干粮,夜间摸到河边喝点水,又连夜回到大洼中潜藏起来。如此顽强坚持五昼夜,终于逃过敌人的拉网,化险为夷,安全返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耀南中学又在邹平县焦家桥恢复,并先后辗转于青城文庙、桓台城内和蒲台高庙李,直到1947年底再度被撤消。解放战争时期的耀南中学,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战争时期耀南中学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继续培养了一大批得力干部。
(记者 闫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