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市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实现东营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的关键一年。连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科学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压实任务责任,增强形势预判和主动作为,力促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为“十四五”开局起步奠定良好基础。
1月7日,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港城热力集中供热扩建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新建成的五号机组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正在进行倒送电试验,预计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建成后可生产300吨蒸汽/小时,极大地提升集中供热保障能力,保障临港产业园各个项目顺利投产。”项目负责人傅瑞生介绍。对化工企业来说,集中供热是基础配套,蒸汽必不可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推进园区一体化整合发展,将集中供热项目作为基础配套工程,大力推进公共管廊建设。该项目作为开发区唯一的集中供热热源,是开发区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基础配套动力工程。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坚持“一体化思维”,狠抓项目谋划,加快推进PX二期和PTA项目,加快推进振华石油丙烷脱氢和环氧丙烷系列项目等,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着力营造产业集聚效应。
振华石化丙烷脱氢及环氧丙烷项目
这几天,在河口区六合街道三义和片区综合市场改造提升项目城东物流园项目现场,在完成全部硬装工作后,商户已陆续入住,正在根据各自业态进行定制化内装。项目估算总投资25亿元,计划分别建设城东物流园、商务写字楼、综合商贸城、城市邻里中心、科技人文社区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六合街道经济发展办副主任赵永峰说:“为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早日建成,我们制定出台科级干部盯靠项目制度,一对一跟进服务重点项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重大产业项目既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以来,全市上下锚定目标、担当实干,努力把蓝图变成施工图,把政策措施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建立了重大项目滚动督查、并联审批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实施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靠和“3+N”决策会商,组织开展春秋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跟进实施两个“百日攻坚”,17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顺利。
威飞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
在强有力的推进下,威飞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水下实验室提前开工建设,止水帷幕已完成,正在进行降水施工。项目作为油气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十强”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作业、集成及管理的综合技术和能力,解决我国“卡脖子”技术问题,进一步打破国外垄断。
检测、称重、打包……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氧化铝纤维项目现场,车间正处于24小时满负荷生产状态。“现在订单量很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工人们需要加班加点地干。”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葛传金说,“项目第一条生产线于去年7月31日正式投产,目前产量正在稳步提升。第二条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调试。”产品对于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和技术封锁,带动我国关键装备制造、高端材料科学等领域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为此,我市谋划实施了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利华益集团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发展惠及大民生。在利华益20万吨/年环氧丙烷联产45万吨/年苯乙烯、100万吨/年轻烃催化裂解项目建设现场,百余名工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项目投产后,将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利税48亿元。在齐成控股集团120万吨/年成品油质量升级及配套罐区项目现场,1300余名工人正冒着严寒施工作业。“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工程量的85%。”项目总工程师付刚介绍,项目总投资26.8亿元,生产国内紧缺的食品级白油、航空煤油等产品,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47亿元,利税28亿元。
长风万里劲,新程壮阔多。新年伊始,全市上下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大力弘扬实干精神,脚踏实地干,雷厉风行干,掷地有声干,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用持续努力和不懈奋斗,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一步步把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记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