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项目建设攻坚专班发挥牵头作用,细化分解66项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均达到计划进度,投资回暖势头明显。1至4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居全省第1位。
(一)分批分类谋划储备,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立全市重点项目库,实行季调整、月调度,目前在库项目1333个,总投资6752亿元。成立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工作专班,谋划储备年内开工项目79个,年度计划投资127亿元。抢抓政策机遇,谋划提报专项债项目160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92个。
(二)落实调度推进机制,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落实“3+N”会商决策机制,召开会商会议14期,研究解决困难问题60项。落实“2+2”工作推进机制,成功举办全市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591个,总投资2695亿元;组织做好5月份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2个,总投资277亿元;制定“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开展7个专项行动。建立“挂图作战+领导包靠”工作机制,明确市重点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选取59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实市级领导包靠,加强协调推进。151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87%、31%,居全省前列。
(三)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地方面,建立完善指标市级统筹和供地排序制度,争取省土地指标1297亩。制定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048亩、闲置土地2398亩。资金方面,组织召开互联网银企洽谈会,22家银行金融机构对接企业135家,签约项目213个,签约金额329.82亿元。抢抓专项债政策机遇,今年已获批专项债资金40.12亿元。审批方面,深化“市县同权”改革,梳理完成37个部门单位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4994项。“六简”审批的四项工作于3月底前印发实施方案,公布适用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清单,推广容缺受理制度。
(四)创新方式明确方向,招引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2+13+N”专业化招商服务体系,围绕“5+2+2”产业体系,编制完成六个方面的产业链招引指南。聘请6位招商大使,发挥以商招商作用。开展“云洽谈”“云签约”,成功举办“选择山东”云平台东营线上招商会。筛选100余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企业,一对一制定方案,进行洽谈对接。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二、“双招双引”
今年以来,市“双招双引”专班发挥牵头作用,强化措施、攻坚克难,迅速掀起招引新热潮。1至4月份,工作方案确定的67项重点工作、51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全部达到计划进度。
(一)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全市新签约内资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316.1亿元,其中,签约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个。在建招商项目99个,银行进账单48.7亿元,同比增长13.2倍。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家,实际使用外资4589万美元,同比增长198.5倍。2人参加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答辩,1人进入国家教学名师最终评审环节,遴选市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08人。新增国家众创空间等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5个。
(二)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召开了全市“双招双引”工作推进会议,印发考核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建立重大项目顶格推进、市领导帮包、月调度通报等制度。完善“2+13+N”专业化招引服务体系,出台市级服务中心统筹、招商大使聘任等管理办法,聘任6名招商大使协助招商。省级以上开发区落实“管委会+专业招商团队”模式,已有4个成立招商公司,选聘招商人员129人。完成6个重点产业链招商指南,筛选世界500强等目标企业148家,先后对接阿克苏诺贝尔、中海油等91家,有13家500强企业现场来东营考察洽谈。策划重点推介项目56个,组织线上推介、项目签约等活动7次。召开了人才制度改革攻坚推进会议,印发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启动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推荐申报工作。简化8项重点人才服务流程,向43人发放“东营优才卡”。
(三)重点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建立了洽谈、签约、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达542个、210个、51个。落实“3+N”会商决策机制,将重点签约项目纳入要素统筹保障重点。目前,31个拟开工项目中,已开工10个,其中,京东“互联网+教育”等8个项目进展顺利。未开工项目21个,其中,东风新能源智能农机产业基地等4个项目有较大进展。20个洽谈项目中,环保设备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已开工,其余19个项目有序推进,其中,新加坡首化集团230万吨/年PTA等3个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三、环境打造
2020年“环境打造”确定政务生态、创新创业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4个方面96项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4项,其中提前完成4项,除2项受疫情影响进度较慢外,其他工作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一)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方面。共涉及29项重点工作,已按时完成7项。深化“市权再放”改革工作,目前共梳理37个部门单位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4994项;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工作,已制定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结果共享配套文件,目前已实现施工许可自助打证服务;推进政府机关工作流程再造工作,已拟定公文处理、政府督促检查工作办法等制度流程,正在加快完善。我市项目立项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批,获得全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大众日报》头版宣传推广了我市经验做法。
(二)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共涉及21项重点工作,已按时完成2项。按时建立了科技人才“编制池”管理方法;高层次人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手续压减办理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2项涉及培训方面工作,因受疫情影响工作进度较慢。
(三)打造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方面。共涉及30项重点工作,已按时完成4项,部分湿地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提前完工并验收。
(四)打造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方面。共涉及16项重点工作,已按时完成1项。发布了市级第一批适用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的通告,并通过信用中国(山东东营)网站公示。另外,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发现最美东营人”行动,于2月底正式启动,已推出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方面12个典型人物。最美东营人专题片《鲁医援鄂:去时无畏 归时无憾》,4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守望家国》栏目中播出,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网等知名新闻媒体同步转载;“学习强国”山东平台、全国平台为我市“发现最美东营人”行动开设专栏,最高点击观看量达到40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四、金融动能转换
今年以来,金融动能转换工作专班围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扎实推进2020年“金融动能转换”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明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1至4月份全市银企累计签约金额410亿元。提升金融支持关键领域发展能力,累计向银行机构推介“4+9”重点项目71个,融资需求400多亿元;全市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客户1023家,累计放款9.53亿元;无还本续贷放款723笔、12.64亿元;新增“银税互动”贷款591笔、2.8亿元。截至4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81.95亿元,较年初增加229.8亿元,同比多增262.52亿元,较年初增长7.07%。
(二)企业债务风险化解稳步推进。完善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按月监测分析全市重点企业。建立“1+3+N”会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债务风险问题,今年以来共会商5次。持续推进重点风险企业风险化解,支持大海集团、胜通集团、东辰集团等企业破产重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开展担保圈拆圈解链工作,截至4月末,全市保证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2.56个百分点。
(三)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完成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和银企互信服务平台,正在推动两项系统上线应用。深化银企互信合作,7家企业纳入第六期银企互信企业名单。建立金融协调服务工作机制,组建金融协调服务工作办公室,协调处置银企矛盾纠纷15起。完善银行债委会决议落实机制,出台了《东营市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自律惩戒暂行办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1至4月份共受理案件4起,其中立案3起,抓获逃犯1名;警示约谈企业54家。推进涉金融案件快立快审快执,1至4月份,全市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618件、结案504件。
(四)用好用足省政府金融支持东营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印发《金融支持东营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1至4月份累计向省推送重点建设项目11个,融资需求112.99亿元。4至5月,省政府先后召开两次金融支持东营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研究金融支持东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重点企业的风险化解方案。
(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五、“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专班细化工作举措,强化协同攻坚,各项任务按照计划正在有序推进。1至4月份,12个方面的25项重点任务,有5项已完成,20项正在加速推进。首期储备入库的61个重点项目,已开工43个,开工率72.9%;累计完成投资15.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3%。
(一)制定配套政策。制定了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优势产业+人工智能”财政资金奖补办法和东营市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起草了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等试点示范项目认定标准。
(二)开展诊断咨询。举办智能化培训和现场诊断咨询活动启动仪式,开展培训活动10次,培训企业家400人次。实施精准诊断,征集智能化诊断需求104个,筛选确定首批诊断项目62个,遴选确定16家服务商和5家备选服务商,深入企业“把脉问诊”。
(三)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支持,2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享受到市委、市政府签约扶持,获扶持资金5234万元。开展试点示范,筛选推荐36个项目申报省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16个项目入选并完成公示。
(四)推进融合应用。深化企业上云应用,研究制定企业上云工作方案,市县两级协同推动220家企业上云。推进航空产业智能化应用提升,制定中国商飞东营基地5G专网建设方案,召开5G+智能试飞基础建设会议;编制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项目年度试飞计划,提高基地智能化系统保障能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利津智联农创工场示范园与凤歧茶社合作建设“恒联云创”服务平台,东营区蓝海逸园数字农业与京东云合作进行了硬件系统智能化改造升级。
(五)培育供给产业。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正在推进组建5G产业联盟,起草了5G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华网智能科技公司研制的“智能人体测温安检门”已应用于教育系统;国瓷公司自主研发的微波介质材料、超微型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六)强化发展支撑。完成全市通信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调研,编制《东营市2020-2022年5G网络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推动建成5G基站89个,改造配套设施224处。建设东营智慧文旅平台,推动“黄河入海智游东营”小程序上线运行,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湿地城市建设实施共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372亿元。1至4月份,各项目推进顺利。
(一)规划编制研究项目。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0项专项规划、各县区分区规划完成初步方案;高铁站选址及规模论证已完成,高铁站房概念性方案和高铁综合枢纽规划正加紧编制。
(二)重点水务项目。广利河、溢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已完成雨污管线60公里、河道清淤25万方、管道清淤310公里;东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清淤已完成,桥梁桩基、截污管线敷设等完成工程量的60%至80%;中心城11条水系贯通、33处积水点改造、67个内涝严重小区应急排水、68个沿河小区雨水就近入河改造全面开工,进度过半。
(三)城市湿地及绿化项目。东三路(北二路至永馆路)湿地工程基本完工;东八路(南二路至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南一路两侧及耿井水库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5%;东营市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已完成水系开挖和东八路东侧、广南水库岛屿、南二路两侧绿化,南二路桥梁工程北半幅达到通车条件,道路路基、土方工程完成90%;嬉水公园、钻井公园等16处公园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开工。
(四)片区开发和城市更新项目。金湖银河片区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拆迁工作方案编制完成,开始拆迁入户调查;空港产业园施工项目方案已完成,正开展招标谈判;油田老旧小区(三供一业)改造第一批次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第二、三批次全面开工;东营区、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正开展入户调查、施工招标工作。
(五)城市道路、市政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北二路道路工程、庐山路南延(城区段)工程、潍坊路(西一路至庐山路)和德州路(西四路至郝纯路)建设工程全面施工;中心城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等12项市政环卫项目均已开工;胜利第三中学、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东凯第二小学等10处学校(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市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迁占工作全部完成;市第五人民医院(垦利区人民医院)完成桩基施工。
(牵头单位:市湿地城市专班)
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专班发挥牵头作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沿黄沿海、海河联运”综合性交通枢纽目标定位,加快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东营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年)》通过“1+N”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加强与省机场集团、省港口集团合作,合力推进机场、港口、物流园等重点项目,1至4月份,27个重点项目已开工13个,开工率48.15%,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无偿补助资金6亿元。
(一)加快推进铁路项目。京沪高铁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项目可研报告鉴修已完成,国铁集团正在出具评审意见文件,力争10月份优先开工建设公铁两用黄河大桥。
(二)加快推进公路项目。环渤海高速公路及南外环项目已开展现场勘察,正在对路线比选方案作进一步优化;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项目已成立项目公司,东营交通发展集团已到位项目资本金1.72亿元;庐山路南延工程已完成路基清表、便道施工和征地拆迁,今年12月底主路达到通车条件;“四好农村路”,“户户通”,兴河大道及崔庄互通立交,S315孤阳线河口段、利津段大中修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德州路西延暨东津黄河大桥项目计划7月份开始黄河大桥施工。
(三)加快推进水运项目。东营港区25万吨级单点系泊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环评批复和自然资源部海域使用预审意见,有望上半年立项批复;4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疏浚作业;小清河复航及支脉河连通治理工程主航道疏浚完成490万方,完成总量居全省第一位,确保汛期前达到防汛泄洪要求。
(四)加快推进民航项目。空港产业园项目已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投标,施工监理、绩效评价正在开展招标,土方回填已完成10万方;胜利机场提升改造项目1.56亿元政府专项债券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
(五)加快推进物流园项目。东营港综合物流园项目已编制完成可报告初稿和市场调研报告,正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就项目合作进行洽谈;利津明集铁路物流园项目已完成项目股东变更、申请专项债券、地上附属物清点核量清障等工作。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八、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创新型城市建设确定了19方面的47项重点工作,目前均扎实推进,按计划进度实施。
(一)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东营科教园区规划面积12.38平方千米,分三期建设;胜利学院转设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实地评审论证;国家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一期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完成;与中科院视觉工业研究所等4家机构达成入驻战略合作意向。悦来湖科技人才集聚区加快建设,稀土催化研究院完成学术委员会组建,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北航东营研究院与北京云恒科技研究院签署框架协议;国家石油行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投入运营,海科未来大厦正式启用。
(二)培育创新创业共同体。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获省政府批复,进入全省布局,引入石油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和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UOP共建的万达石化研究院揭牌运行。山东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编制建设方案。
(三)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进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实现“企业开办”容缺受理,完成“个转企”115家。起草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建立专利申请“快速通道”,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全市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5家,90家企业新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OVU创客星、东营创新创业港获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生态谷与誉存大数据公司洽谈引入风险投资机构。
(四)打造创新型园区。省黄三角农高区完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东营高新区内石油技术与装备产业研究院正在办理注册手续,科创园开工建设,软件园正在选址,创业谷入驻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上线运行。
(五)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评选出黄河三角洲学者10人,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20人,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人。线上开展“高端人才东营行”活动和“双百引才”工作,54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通过审核。编制企业家培训计划,联合量子大学组织37家企业开展企业家线上培训。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九、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
截至4月底,32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部达到计划进度;86个重点项目开工率91.86%,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
(一)产业振兴全面起势。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成功引进签约了一批大块头、高质量项目,拉动农业投资高速增长,1至4月份同比增长220.8%。盐窝镇、牛庄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扎实推进,新户镇新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7个农产品被评为省第五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3万亩高标准农田续建项目基本完工,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40个项目纳入省农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储备库,部署启动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二)人才振兴有序开展。积极开展乡村实用人才线上、线下培训活动,申报2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推动实施“鲁青基准贷”项目,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多元。
(三)文化振兴深入实施。成立全省首家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改造提升1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完成9处图书馆社区分馆建设,启动实施8个“乡村记忆”博物馆整修工作。
(四)生态振兴成效明显。深化以“清脏治乱改旧”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排查整改农村改厕问题609个。“四好农村路”项目开工15个,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开工150个。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争取中央资金333万元用于病虫害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34%。
(五)组织振兴扎实推进。在利津县6个村开展村民委员会撤销合并试点;河口区新户镇75个村撤销原村委会,合并成2个社区和10个新村。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公开选任村书记60名,在5个乡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试点。整合财政资金2640万元,实施112个村集体经济项目。
(六)其他重点工作进展顺利。继续提升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5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有序实施。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申报1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省级美丽村居试点。积极争取新户镇、陈庄镇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创建活动有序开展,整村授信1567个,用信1.67万户、金额24.47亿元。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十、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工作专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1+5+7”工作机制,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1至4月份,24项重点工作、63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均达到计划进度;重点项目已开工55个,开工率87.3%;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
(一)现代海洋渔业提升行动。1至4月份,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4.3%,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产量1546吨,同比上涨44.5%。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改造池塘4240亩,完成投资7400万元。
(二)海洋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组织召开全市“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专家对“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进行研判分析;委托石油 公司编制《东营市石油技术与装备产业分析报告及产业图谱》。威飞海洋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入选2020年省重大项目,生产设备采购完成30%。
(三)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行动。积极对接涉海医药科研机构,向我市新发制药、凤凰制药等12家医药企业推送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医药成果75项。陆海蓝圣甲壳素保健食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科研大楼及生产厂房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四)海洋港口提升行动。东营港1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已完成导堤主体,一突堤2个10万吨级泊位工程正在开展后方陆域吹填施工。广利港区增加海河联运(集装箱)中转枢纽港的内容,补充发展邮轮、旅游船等新业态。12个港口建设重点项目均已开工,正在顺利推进。
(五)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经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多次协商,已形成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院共建协议初稿。储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1人、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2人、黄河三角洲学者2人。
(六)海岸带生态修复行动。全市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复,争取放流资金1460万元。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到位资金1.62亿元,已完成微地形改造和潮沟疏通工程,开展了首次植被种植。
(七)海上安全保障行动。市海洋预报中心与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签订协议,合作研制风暴潮灾情预判产品。开展海上安全专项执法行动,对危险货物船舶、客运船舶开展安全检查19艘次,发现违法行为2艘次。
(牵头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十一、“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市“旅游富民”工作专班发挥牵头作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至4月份,2020年重点推进的31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8个,开工率90.32%。累计完成投资15.2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5.69%;重点推进的19项工作全部达到计划进度。
(一)编制《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专项规划》纲要,确定了“两区、两线、多点、全域”发展思路。招标确定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目前,艾奕康公司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正在编制规划。
(二)举办系列节庆赛事展会活动。举办“抖来东营过大年”抖音挑战赛,参赛视频数3349个,互动和转发量301万次,视频播放量1.5亿次。5月15日至17日,成功举办全省旅游饭店协会第四届第五次会长(扩大)会议、山东人游山东暨千车万人自驾黄河口首发团启动仪式。
(三)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实施城市形象塑造计划,召开专题论证会,面向全社会征集宣传语和标识LOGO,收到6800余条投稿。组织企业参加“好客山东·游我助力”等系列线上推广活动,“云游黄河口”首期直播超500万人次在线观看。启动“山东人游黄河口”暨5月份文化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推出9条精品旅游线路、11项旅游活动和4大惠民政策。
(四)策划开发文化旅游商品。依托蓝海集团组建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举办“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第十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评选出28件优秀旅游商品。
(五)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建成6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座旅游厕所,完成26座美丽村庄旅游厕所规划设计。编制完成《东营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专项规划设计》。发布“黄河入海 智游东营”小程序,推出十大亮点服务。研究制定旅游企业服务规范,加快提升市场服务水平。
(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出台《东营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实施减税降费等16条政策。全市退还旅行社质保金1242万元。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十二、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专班发挥牵头作用,56项重点工作、92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全部达到计划进度。重点项目已开工53个(其中已完工13个),累计完成投资14.2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4.4%。
(一)聚焦精准治气,全面改善空气质量。广饶县共排查发现重点区域异味问题企业175家,已完成整治131家。VOCs及颗粒物走航监测8000公里,发现异常点位40余个,正在核查整改。74家重点企业编制完成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策”治理方案。新发现“散乱污”企业33家,已全部清理整治。全市城区主次干道机扫率、冲洗率、洒水率均达95%。摸底调查非道路移动机械5186台。注销44辆柴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
(二)聚焦系统治水,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对国家反馈的1202个入海排污口,部分重点生活、工业污水直排口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入河排污口已溯源整治1776处,封堵32处。中心城416个小区单位雨污分流改造通过复检。3个工业污水处理改造提升和中水回用项目已完工。
(三)聚焦效能治土,坚决守住环境底线。广饶县已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106个高关注地块纳入初步采样调查。加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管理,东昌精细化工公司搬迁工作已验收并公示。
(四)聚焦规范治废,提升固废管理水平。12处危废倾倒坑塘整治,已完成整改2处。东营市博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填埋场坝体、消防水池、仓库和办公楼主体建设完成。河口蓝色经济产业园固废处置中心项目焚烧线桩基施工管桩已进场。全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五)聚焦智能监管,创新环境监管模式。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已整合各类环境监管数据9100万条,在市大数据平台开放市重点排污单位(2020年)等信息资源。广饶县大王镇与山东大学达成协议,成立环保管家工作室。
(六)聚焦源头防治,狠抓“四减四增”工作。制定了11家淘汰类炼油企业退出方案;3家企业签订产能整合转移协议。全市新能源装机210.55万千瓦;1季度,规上企业煤炭消费量271.5万吨。查处黑加油站点10个、流动加油车27辆,取缔关闭企业26家;东营港疏港铁路和黄大铁路东营段建成并试运行,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线工程(三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全市水肥一体化总面积30699.6亩,测土配方技术实现全覆盖;全市136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100%,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专班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分工,严格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工作合力。1—4月份,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103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一)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修订完善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相关制度文件,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效能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共上报网格事件57万余件,办结率达到99%以上。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了社会力量多员参与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关预警机制,推行道路交通纠纷网上一体化处理,开展了信访积案攻坚化解。
(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巡逻防控工作进行规范,开展警务网格治理效能比武活动,各类新型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四闲场所”集中整治攻坚,加强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管控,强化了基础治安要素管理。
(四)完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立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将民兵应急力量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行业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市传染病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项目迁占任务全部完成。
(五)建设完善平台。制定了《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方案》《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及市级市域治理运营管理中心派驻联席等制度规定,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提前一个月完成招标。
(牵头单位:中共东营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