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好人故事会】朱希凤:坚守信访一线19载

  今年55岁的朱希凤,曾是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和省信访系统内唯一一名女接访科长。从事一线接访19年来,她始终用信访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满意指数,用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履职尽责的信访工作者

  朱希凤常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事一线接访工作19年来,她始终把责任放在肩上,从不懈怠。

  朱希凤把为信访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工作信念,勤勉敬业,精益求精,扎扎实实处理每一起案件;文明接访,以情处访,细心真诚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

  “真情为民,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是朱希凤的工作信条。对当事人的信任与期盼,她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仔细分析案件细节,不放过其中任何一个疑点。凭借这种工作中“紧盯不放”和“问题不解决就不放过”的“钉钉子精神”,她练就了一双看透问题本质的火眼金睛和准确的业务分流技能。十九年来,她亲自接待来访群众近8万人次,处理来访案件9000余件,协调处理疑难信访案件2600余件,带领的接访科无一起信访案件被投诉,也从未因处置不当发生过极端事件。

  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在很多人看来,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时刻要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形形色色的诉求,不光受累、受气,还不被百姓理解。

  朱希凤并不畏惧困难,她说,“我们要用行动温暖上访群众的心,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她所在的部门提出“做有温度信访工作”的倡议,她任支部书记的局第二党支部也把“建好连心桥”作为自己的责任,时刻想连通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心,解开信访群众心中的结。面对群众的来访,他们始终笑脸相迎、耐心疏导,把“五情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

  19年来,为及时处理上访案件,朱希凤每一天都从清晨忙碌到深夜,最忙的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她只是说,“自己的事是小事,不能因此耽误人民群众的大事。”

  在朱希凤的无数个“信访档案”里,记录了许许多多上访群众的名字,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生活贫困的弱势群体,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真情故事。曾经,有一位涉法上访老户在市政大楼门前突发癫痫病,口吐白沫,加上正是雨天,浑身泥水,朱希凤第一时间将其抱在怀里喂水救护,直到老人转危为安。“我们对人民群众付出了真情,而人民群众也把我们当家人。”当走在大街上,有似曾相识的面孔冲自己点头微笑时,当上访群众鞠躬连声表达感谢时,朱希凤都感动地流下热泪,她说,“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称得出公平正义,也称得出我们的付出。”

  精通业务的多面能手

  在朱希凤的办公桌上贴着这样一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她说,这句话给予了她在挫败中拼搏的勇气和力量,“小有成绩时看到它,也可以激励自己干得更好。”

  19年来,朱希凤共撰写各类分析报告700多篇,这些报告都成了各级领导手中参考价值较高的“民情日记”。她撰写的调研文章《把握农村信访形势的新变化,增强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的主动性》,荣获山东省维稳系统调研文章一等奖,为推进全市信访改革的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工作出色,朱希凤多次受到嘉奖,被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市委市政府二等功两次,多次荣立三等功,获2016年度全市最美职工提名奖;2018年3月,获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被市妇联授予“东营最美女性”称号,被市文明委推荐为“山东好人”,市级“发现榜样”活动榜样人选等,连续10年考核为优秀等次。

  去年3月,朱希凤担任信访局第二支部书记后,便把党建工作与信访工作融合,创造了“三抓三强”的工作经验。她所在的第二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党建示范支部”,被表彰为“2018年度基层先进党组织”。

  4月,到退休年龄的朱希凤被返聘担任顾问,负责疑难信访案件的调处工作。单位还为她申请组建了“朱大姐”信访调解工作室,并由朱希凤继续担任局第二党支部书记。

  如今,朱希凤依然坚守在信访工作的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她说,“信访工作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有需要,我会一直坚持干下去。”

  记者手记:

  以“钉钉子精神”解开人民群众的一个一个心结,朱希凤不仅是一名信访工作者,更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做好信访工作很难,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受常人不能受的冤枉气,但她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文明接访、以情处访;以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直面苦和难,迎难而上,真正履行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工作职责。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