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金牌工匠】霍新栓:用精益求精演绎"匠心人生"

  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朴实的笑容,虽不善于言辞,举手投足间却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力量,这是一线工作者特有的气质。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机械制造加工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车工班班长霍新栓,正是这样一名一线工作者,同时也是出色的“金牌工匠”。

  精益求精的“霍班长”

  自2013年来到科瑞,霍新栓主要负责零部件机械加工,尤其是对高难度精密零部件进行加工,这样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比如,机床法兰盘的操作十分考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需要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小到连千分尺都无法测量,只能靠加工人的“感觉”把握。面对困难,霍新栓没有退缩,他凭借对技术的掌握和多年工作的经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而细长轴加工件因特性使然,共振会增大,工作难度也会增加。在此类操作中,霍新栓通过提高钢性或改变刀的角度等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共振,完美化解了难题。

  霍新栓每天工作8个小时,却能完成15个工时的工作量。但他并不因此满足,工作之余,仍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能。除了公司固定组织的培训外,霍新栓经常会通过网络、书本等各种渠道提升业务能力。他说,“充电”的方式有很多种,现在仅仅靠看专业书是不够的,更要做到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正是凭着刻苦钻研的努力和干一行爱一行的积极态度,霍新栓的工作技能不断提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2014年,霍新栓首次参加科瑞集团技能比武大赛便获得二等奖,在随后的5年里,他包揽了3次冠军。他还多次代表科瑞参加东营市、东营区的职工技能比赛,每次都载誉而归,2017年,他荣获东营市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东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荣获东营区“金牌工匠”的荣誉称号。

  执着钻研的“发明家”

  每当遇到加工难度大、消耗时间长、加工成本大的工件时,经验丰富的霍新栓都会认真琢磨、优化工艺,并因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方法。“越是平凡的岗位上,越应该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霍新栓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车床加工套类、管类时,常规的加工方式用钻头,在铜棒或圆钢中掏空多余的部分,但是用钻头掏空铜棒芯部产生的碎铜屑无法再利用,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加工价格较高,也会造成原料的浪费。霍新栓设计制作出一种可以直接将铜棒芯部取出完整棒料的刀具,使铜芯可节约76元至655元的材料成本费用。这种刀具利用取心钻可将铜棒提前加工成铜管,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做的都是日常工作的小事,”谈及成就,霍新栓搓着布满伤口和老茧的双手说。在优化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提升生产安全保障系数、提高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提升现场精益化生产等诸多方面,霍新栓均有建树,为公司不断创造新价值。

  言传身教的“霍老师”

  “以人为本”是霍新栓始终坚持的管理思想。车间内任何一个操作不当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很多新手缺乏经验,由于不知如何做起或者操作不得要领,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霍新栓便耐心教导和指导,手把手帮助班组成员学习工作、规范流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所在班组近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例安全事故。

  霍新栓所在的班组平时生产任务繁重,工期紧张,但是他没有因为这些而放松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在保证自己不出质量问题的同时,他还严格要求班组成员不出质量问题。每当工作出现难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总结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

  霍新栓对班组员工的帮助,不仅规范了他们的工作环节,还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他通过幽默的语言、超强的实践力和行动力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徒弟。对他们来说,霍新栓既是良师也是益友,“良师”在于他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和经验,“益友”在于他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精神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记者 王文朋 见习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