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姐妹们一起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利津县北宋镇单家村文梅家纺,厂房里十几名工人正聚精会神地在缝纫机前踩踏缝线,绗缝机的“咔嚓”声萦绕耳旁,“这批床单是愉悦家纺的订单,这批布料主供德国医院,这批凉席……”文梅家纺创始人朱水梅笑着介绍道。
朱水梅是单家村媳妇,1994年,仅19岁的她开始在滨州市学习缝纫加工技术,几经挫败不服输。2014年,她带着自创品牌回到村里,带领周边村妇女开始干事创业,现已拥有2个加工厂,总规模达1500多平方米,主要加工床品、衣服布料等。2018年,文梅家纺被评为市、县两级居家创业就业示范项目。
2007年,文梅家纺在滨州创立,凭着口碑和质量成为滨州纺织龙头企业愉悦家纺的“放心加工厂”,在业界已小有名气。“既已风生水起,那你为何又选择回乡创业?”面对记者的疑惑,朱水梅娓娓道来,“我们村人多地少,收入单一,很多妇女赋闲在家。有的姐妹跟着我打工十多年了,年龄大了,来回不方便,有的姐妹想干活,但太远,不方便照顾老人、小孩,于是我就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这么快付诸行动,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助。”说到这里时,朱水梅有些激动,她说,“知道我们创业难,乡亲们在地租上给出最大让步,村干部积极帮助我们协调土地、资金,镇妇联也帮我们争取贷款和社会资源。我们文梅家纺被评上了居家创业就业示范项目,还获得奖励资金2万多元,这都是乡亲们帮我争取来的。”
悠悠桑梓情,拳拳慈亲恩。在文梅家纺,朱水梅会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成员来厂里打工,在厂房里收拾布条的张素英就是其中之一。“8年前俺老伴得了脑血栓,半身瘫痪,孩子们常年在外打工,孙子、孙女也需要接送,累活干不了,时间也靠不上,水梅就让我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一个月下来能收入近2000元。”现厂房已吸纳近20名留守妇女,新厂房预计还能吸纳30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谈到未来发展,小个头的朱水梅彰显出了大情怀:“分厂主体已完成,配套也逐步开始施工,位置定在学校附近,姐妹们接送孩子将更加方便,届时将会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姐妹们一起实现致富梦。”
在北宋镇,像朱水梅一样的巾帼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如石瑞敏、郭海霞等,她们都是该镇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市场化+公益服务”的典型代表。另外,北宋镇成立了8个巾帼创业示范基地,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创业培训、融资等相关服务,引领广大妇女创业就业,带领妇女增收致富。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林妍妍)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