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财一线】从“化身”处看我市石化产业链的“建、补、延、强”

  图为利华益集团石化产业生产装置中控室 记者 张泉江 报道

  石化产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万吨/年,占山东省的36%、全国的10%;2018年,我市石化产业产值3560亿元,占地方工业产值比重近60%。《山东省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东营市功能为东营炼化一体化区,重点依托港口和炼化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高水平建设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我市也提出,“大力推动炼化产能优化整合,加快实施威联芳烃等高端项目,积极争取布局炼化一体化项目,推动石化产业由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向高层次市场终端产品发展。”

  在一体化建设理念下,紧随而来的是石化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相关研究表明,建立合理完善的炼油化工产业链,不仅可以规避行业风险、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降低运营成本、使经济效益呈指数级增加,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更好地发展清洁生产、提升安全环保水平,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日,记者从我市多家石化企业了解到,企业正积极作为,为下一步做强“化身”“化尾”做好资源化利用。

  “石脑油多作为汽油组分存在,而环氧丙烷/苯乙烯及烯烃芳烃联合项目便是对我市丰富的石脑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属于‘化身’和‘高化尾’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4月14日下午,在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楼,集团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我们利华益集团坚持发展实体产业不动摇,确立了‘成为价值链中高附加值创造者和价值链顶端整合者’的发展目标。在布局产业链时,围绕炼油、化工板块努力走出了两条‘特色之路’。”炼油板块,走“去重质化、短流程、高烯烃、高芳烃、高效益”的发展之路;化工板块,走“长链条、短流程、高端化、高附加值、顶端整合”的发展之路。两大板块先后形成了“炼油-丙烯-丁辛醇-多元醇”、“炼油-丙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炼油-碳四-MTBE-异丁烯衍生物”等产业链条,使企业不断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价值链顶端跃进、向高附加值领域挺进。

  从2010年开始,利华益在“建、补、延、强”产业链条的过程中,每上一个项目就能成功一个项目,王海峰认为这与公司“三个一律”的项目开发原则密不可分,这“三个一律”即“竞争力不是全球领先的一律不引进、进口依赖度低于60%的一律不引进、欧美国家已经或即将限制的一律不引进。”今年一季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28.5亿元,利税23.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5.56%。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发展,高性能聚丙烯产品对钢材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显著,丙烯酸涂料等产品需求逐年递增。目前,国内丙烯总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山东神驰石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在建项目为300万吨/年渣油油浆深度加氢制取烯烃芳烃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产品是包含丙烯、异丁烯等在内的烯烃类、芳烃类产品。项目将为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打造循环经济园区的代表性项目、强链补链的标杆性项目。下一步,神驰化工将计划投资建设产业链下游的K-COT烯烃转化、PO/SM联产、高改性PP等高端石化项目。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在油品升级的推动下,我市炼厂二、三次加工装置逐步配套,新建了多套加氢、重整、烷基化等清洁油品加工和化工原料装置,并逐步往下游发展,苯酚丙酮、丁辛醇、高纯异丁烯等下游产品在国内已有较大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连接炼油与化工中下游产业的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的供应保障能力不足,制约了石化产业向“高化尾”方向的延伸。

  “对于我们来说,产业转型升级比较关键的是做大化身,从而贯通产业的上下游。”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治强分析说,东营乃至山东石化产业的一个特点是“油头”很大,“化尾”已有一部分,现在急缺做大“化身”。

  “以前,国有企业是石油等基础性行业的主体,民营企业受制于自身实力,不是从‘油头’做起,而是从规模可小、投资相对较少的‘化尾’做起来。根据我们东营的实际情况,由于精细化工发展的还不充分,那么这个‘补链’的重任就交到了较大体量的‘油头’企业身上。”陈治强认为,“如果相关企业能‘多伸出一条腿’来,那么很多急需的基础化工原材料就会丰富起来,整个产业链也才会强起来。”今年,胜星化工将实施芳烃综合利用项目,即是为精细化工提供基础化工原料的“化身”项目。对于企业延伸产业链需要注意的问题,陈治强说:“石化企业‘往后走’的心愿很迫切,但一定要有清晰的研判和长远的规划,明确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

  的确,除了市场需求外,陈治强口中的“政策环境”成为每一家石化企业必须着重关注的要素;也可以说,产业链的布局与石化项目密不可分,而石化项目如何落地又取决于全市、全省石化产业布局如何展开。去年,省委省政府相继发布了《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全省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省里狠抓过剩产能化解,倒逼出清落后、非法产能,工作力度之大、措施之硬,前所未有。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突破瓶颈、转型升级,我市对产业发展的思路也进一步明确。记者从这些文件中观察到,我市石化产业链处在“长规划、大手笔”的布局之中,相关企业需积极关注,避免自身发展与产业发展大势相悖。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化产业的提升必须以体现核心竞争力和突出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客观、积极、开放的态度进行强基、补链、扩链、增效。未来三年,我市将以200万吨/年芳烃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原料整合向产业整合提升,引导整合企业通过下游产业链项目实现产业接续和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各具产业特色的差异化化工园区,实现东营市石化行业整体“油头化身高化尾”的转型升级。在全力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方面,我市将按照“港区融合、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带动大港口、大物流、大化工、大仓储的发展,推进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港区的融合;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物流一体化、能源一体化、消防安全应急一体化、产业协同化。同时,加快推进重大石化产业项目建设,盯紧靠上推进威联芳烃项目,在现有企业整合重组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努力引进世界500强中的石化领军企业,带动石化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千里之行足下始。从企业自身做强“化身”、从我市重点布局的项目来看,我市石化产业链的“建、补、延、强”正在积极有序地展开,石化产业发展步稳行健。

  栏目主持人 刘冬辉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