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成文明新景
每到上学、放学时段,在河口区实验学校总会看到这样一群老年人: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在学生队伍中穿梭,协助学校、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他们就是河口街道“党员志愿护教岗”的志愿者们。“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能在退休后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都觉得非常有意义。”一位老年护教岗的志愿者说。
在河口街道,这样的志愿者队伍还有三十多支,医疗保健志愿者、文明劝导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文体宣传志愿者……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构筑起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阵地。
家住河宁小区的蔡森昌、张学武等12位老人,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观察到小区部分地方垃圾多,设施陈旧,就主动“请缨”加入了环保志愿队伍。一位老年志愿者说:“环境卫生的维护要靠大家努力,加入环保志愿队伍,不仅为建设清洁优美的小区贡献余热,更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添彩。”德盛街社区志愿者陈道泉则每天都要到楼上看一看老人,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事就陪老人聊聊天。
只有群众积极参与,志愿队伍才能不断壮大。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河口街道以社区、公共场所、窗口行业等三大领域为重点,开展了志愿服务站、点、岗建设,所有社区和窗口单位均已建立志愿服务站。“近年来,河口街道一直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志愿服务渗透到创城一线,重点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河口街道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加大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鼓励引导机构、个人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志愿服务典型人物,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文明城市建设,创建的是人的精神,培育的是社会风尚。时下的河口街道,经常能看到志愿者们活跃在城乡的各个角落,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传递文明,成为河口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者 李怀苹 通讯员 巴晓霞 李红雨)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