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关村蝶变展新颜
利津县前关村,因历史名胜“铁门关”得名。十几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基础设施落户,荒地多、产量低,村民收入少。而如今,走进前关村,只见青瓦白墙的仿古建筑别具一格,色彩斑斓的民俗宣传画熠熠生辉,村内的道路干净整洁,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已成为村中靓丽的一景。美丽“蝶变”的背后,是党建的引领作用。
“要想把群众发动起来,关键先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前关村党支部书记崔星国说。前关村几经摸索,实施了“三级网格”责任设岗制、党员议事制度、党员工作积分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增强了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公信力,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党员、群众参与村里决策的积极性都得到明显提高。
2008年,前关村实施土地开发,村党支部筹来资金120万元,实现了全村土地沟路渠全配套,并改造撂荒地600多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对村党支部班子的信心一下就树立起来了,大家都觉得,跟着党支部,发展有出路。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鼓起干劲的前关村民,先后建设了养殖园区、“百果园”,村民年收入由原来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近20000元。此外,依托铁门关文化,前关村先后投资760多万元对村庄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新建历史文化展馆,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电商之家,把村里石磨面粉、老粗布、手工鞋等原汁原味的农家产品,通过网络推向了全国市场。
现如今,发展思路越来越开放的前关村人,正在加紧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施占地3600亩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截至目前,已建设起人工沙滩、儿童乐园、休闲凉亭、漫步栈道、生态餐厅等景观,配套建设温室大棚、瓜果采摘园、特色餐园等设施,带动了周边特色村庄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村内所有土地已实现流转,村内闲散劳动力可全部在公司实现就业。
“口袋”富裕了,“脑袋”也要充实起来。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前关村制定了乡村文明行动的村规民约,建设了乡村剧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富饶、美丽、整洁、文明,已成为这个村庄的标签,“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山东省级文明村”、“东营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就是最好的印证。
“下一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让党旗在前关高高飘扬、党徽在岗位熠熠闪光,努力书写前关村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宏伟篇章。”说起下一步的发展,崔星国满怀信心地说。(记者 吴文召 通讯员 薄纯民)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