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好人故事会】张金科:情系“三农” 放飞梦想
“老百姓不仅要口袋鼓起来,脑袋也要有知识。”广饶经济开发区石村人张金科用朴实地语言,道出了他四十年来的坚持:培育瓜类良种,创办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张金科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农业钻研,见证的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感受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
小种子蕴含大能量
张金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学完成了大学专业课程。2003年,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资金进入种业市场,他从中嗅到商机,迅速创建了华阳种业有限公司和广饶县科力农业科学研究所,也成为当时广饶县首家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此,他走上了研究种业的道路。
创业初期,张金科为了繁育出优质抗虫棉种,在试繁基地的棉田里经常一蹲就是一天。“抗虫棉的花铃期正值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有一次连续下了几天大雨,棉田积水,为了排涝保铃,连续几天奋战在棉田,饭都顾不上吃,最后晕倒在了棉田里。因为一旦错过了关键期,一年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张金科对于成功的渴望,正是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历经四年时间,张金科培育的“广饶楞脆一号”、“肖瓜良种”等品种在第四届全国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荣获创新成果奖。因品质优良、抗病高产、含糖量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推广。
创品牌迎来新机遇
走进广饶县各大超市,都能在农产品专柜中寻到“玉食村”牌产品,主要涉及谷物、鸡蛋、粗布、工艺品等十几个种类。十多年前,张金科就聘请东营市商标事务所设计出了“玉食村”、“小猫钓鱼”、“小清河”等商标,先后开发出相关农产品三大类六十多个品种,全部品牌商品销往周边济南、淄博、青岛等大型超市,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品牌的创建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又成为张金科面前的一道难题。他经过外出考察、咨询专家,最终选择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成功带领十几个村的种养殖户走上了致富道路。“玉食村”品牌系列农产品也最终荣获“山东省首届名优食品品牌”、“食品优质奖”、“中华名优特产”等多项荣誉,同时被中国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编入大型文献丛书《辉煌三十年》。
建文化馆留住乡愁
张金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从小生活在农村,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恋乡情结。他自筹资金300万元成立了东营市首家农耕民俗文化记忆馆,50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提水的辘轳、织布的纺车、耕地的木犁等800多件农耕民俗物品,分为“乡贤名士”、“村貌长廊”、“农村工匠”、“乡土文人”“耕读文明”等十多个主题。“这些在别人看来所谓的‘破烂儿’却是我的宝,因为它们不仅见证了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更是我几十年的心血。”张金科深有感触地说。
自从展馆开馆,村民们经常到他这里来转转玩玩,甚至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同村村民吴树庆说:“通过他这里展示的东西,年轻人能了解到以前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能记住农耕历史,了解祖辈父辈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张金科扎根农村,情系“三农”,放飞梦想。他在农村农业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把自己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毫无保留地带给了乡亲。他用自己的创新、创意为弘扬农耕文化和“三农”的发展点亮了希望。(记者 杨君 通讯员 高栋)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