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廖伟忠

  推荐北京大学法学教授陈瑞华的这本法律随笔集《看得见的正义》,一是因为本书所具有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它是本精彩论述的学术著作,适合法律从业人员阅读;二是作者声明这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册子”,采用了率性随意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案例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作者面对中国长期存在着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文化呼吁“程序正义”,使之对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追求形成强烈的冲击,促进中国法治的良性发展。

  序言引用了古埃及的诗歌“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请耐心听取申诉者所想;如果他要吐露心中委屈,请不要加以阻挡。可怜的人期待胜诉,更渴望向你倾诉衷肠。申诉一旦受阻,人们便会追问:为何他会冷若冰霜?不是所有申诉都会成功吗,但好的听审能抚平心里的哀伤。”用来说明给予那些陷入困境者公正听审的重要性。全书共有二十四章,题目往往是用古时候的法律格言,这也构成了本书的骨架,如“正义根植于信赖”“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等,形式新颖,既揭示了主题,又展现了一番世界各地的法律思想,也展现了本书弘扬程序正义的精髓。

  程序正义是在理论界被推崇至上的金玉良言,但在实践中,程序往往被忽视,程序正义的实现也成为不容易实现的事。但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就是坚持程序正义的典型案例,因为呈庭的有力证据失效,辛普森无罪释放。仅凭间接证据不能准确无误地推断被告人有罪,必须要有一系列间接证据相互证明,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排除被告不可能涉嫌犯罪的一切可能,才能准确地证实案情。此外,间接证据的搜集以及间接证据和案情事实之间的关系应当合情合理、协调一致,如果出现矛盾或漏洞,则表明间接证据不够可靠,不能作为定罪的确凿根据。通过辛普森一案,我们注意到,司法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实际上,司法的核心是注重保障公民权利和遵循正当程序。正如著名大法官道格拉斯所说:“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在坚持程序正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司法活动监督的重要性。2017年的“于欢案”引发舆论关注,公检法系统立即做出回应,政法系统微信公号也第一时间表态,强调政法人应当感谢舆论监督,在鼎沸舆论面前,事实和法律仍应是司法工作者的“定海神针”,希望关切最终形成力量,让“于欢案”有一个兼具“法、理、情”的结局。2017年5月27日,“于欢案”二审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全程微博直播,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关心“于欢案”的善良公众以及中国法治的参与者、共建者再次见证正义实现的机会。通过于欢案,我们看到舆论对司法的巨大监督作用,对于司法部门及广大司法工作者来说,把案件放在社会聚光灯下接受围观与审视,也是司法自信与司法担当的体现。

  近年来,全市法院不断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建立了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实现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庭审活动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去年,全市法院上网公布裁判文书2 . 3万余份,直播庭审235案,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 . 6万余件,进一步增强了司法透明度,实现了“阳光司法”“透明审判”,真正建设了阳光下的法庭。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发布大要案审理和法院工作信息,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

  在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尊重司法和程序正义,接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形成合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继续向前。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