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课堂点亮农村孩子童年
“王老师,您还不走吗?”“我收拾完教室再走。”“老师,我跟您一起收拾吧。”看着李鑫瑜小朋友真挚的眼神,大学生村官王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幕发生在东营区龙居镇“万花筒”公益课堂上,自4月24日正式开班以来,已举办了11期活动。以村官王威领头的青年志愿者们为农村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趣味讲堂、节日活动等,丰富了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李鑫瑜很腼腆,只埋头写作业,也不问问题。经过这段时间跟老师和同学们的接触,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这不,都主动帮我收拾教室了。”谈起这段时间来的收获,王威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孩子们在公益课堂中得到的成长。
像李鑫瑜这样因为“万花筒”课堂而改变的学生还有很多。11岁的杨子通人称“杨二哈”,活泼开朗,喜欢说话,经常逗得老师和同学们哈哈大笑,是“万花筒”公益课堂的开心果。起初杨子通可是出了名的顽皮小子,课堂上开小差,影响其他同学。在王威“软硬兼施”地引导下,杨子通逐渐变得遵守纪律爱学习。“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即便没有家长的陪伴和指导,也能有效地完成学习内容,促进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王威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得到的体会。
王威出生于利津北岭,正是由于从小形成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他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去年8月,大学毕业的他到龙居镇小孙村任村官。“我也是从农村里成长起来的,所以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学识帮助村里的孩子,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威至今难忘第一次用幻灯片给孩子们举行母亲节主题活动的场景。小小的教室里挤了23个学生,孩子们桌对桌、背靠背,目不转睛地盯着白墙上的投影。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活动,王威却精心筹备了很长时间。白天光太强,平日下午六点开始的课程不得不推迟到七点,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们看得清墙上的投影;笔记本电脑自带的音量太小,王威从网上购买了音响;投影仪位置太低,王威在桌上又加了一张塑料凳;没有投影幕布,王威用布把墙上的污渍磨掉,“以墙为幕”……简陋的条件并没有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一双双眼睛睁得又圆又亮,王威站在教室一角暗下决心,要把“万花筒”课堂办下去办好了,让农村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万花筒”公益课堂在开办最初,便得到了龙居镇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支持和帮助。龙居镇专门准备了一间教室,作为“万花筒”公益课堂的培训基地,镇图书室也为孩子们延迟一小时免费开放;镇文化站、市政站的工作人员等人与王威并肩作战,共同辅导孩子们的学业、给孩子们上课。
王威说,接下来他还打算邀请有专长的同学、村官朋友等为孩子们讲课,帮助他们全面综合发展。龙居镇的另一青年骨干团委书记陈志鹏也加入了“万花筒”志愿队伍,两人商议今后将继续扩大队伍、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活动,为农村孩子的童年增色添彩。(记者 吴文召 通讯员 莫海燕)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