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瓶盖开启大市场!东营日报记者赴桐城市采访札记

小瓶盖开启大市场 小羽毛飞向大世界

——安庆市桐城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采访札记

  四十年前,市场的闸门霍然打开,在安徽省桐城市,一处几乎不被市场经济关注的角落,一群小人物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经济初创时代,思想的解放,让无数草创型企业呼啸而起,10万桐城人从卖货郎到推销员,再到创办不计其数的民营企业,成就了“桐城是安徽温州”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美名。  

  地处安徽中部地区的桐城市,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没有毗邻大都市的区位优势,没有国家重大项目布点的政策优势。但他们从“小袋子、小鸭子、小瓶盖、小刷子、小配件”起家,最终成就了“带动一方、牵动一块、称雄一行”的五个特色产业,使这一县级城市成为“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这是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标志性的一幕。

  小商品占领大市场

  走进桐城市,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拥有无限包容力与张力的市场,小商品生产厂家布满了每条街道。而扩张仍在进行,在桐城开发区,一个又一个工地和脚手架不掩饰地彰显着膨胀的痕迹,更多的商家和货物正在涌入涌出。  

  当年的“小瓶盖”,已经发展成庞大的瓶盖产业,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塑料盖、氧化铝盖、异型盖……现在,15亿只各式各样的瓶盖,每年从桐城市行销国内各地;汾酒、沱牌、劲酒……耳熟能详的酒中名品,全部打上了“桐城制盖”的品牌烙印。桐城正在打响“制盖之乡”的金字招牌。  

  3月21日,我们走进了位于桐城经济开发区的安徽万方管业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有34年历史的公司,原来生产小袋子、小刷子等小塑料制品。现已发展成为专业生产PVC、PPR、PE管材、管件及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董事长方文学当年是一家小企业的技术员,随推销大军闯荡市场,后来回乡办企业,现在他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络,产品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  

  当年的“小”字辈,集涓成流,轰然成势。桐城,已完全成为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地区,这在国有经济仍占七成份额的安徽省来说,非常特殊。  

  桐城市经信委副主任胡旭腾介绍,如今,桐城是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民营企业已经超过4万家,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羽绒、建材化工、印刷包装等支柱产业,而且每个支柱产业的领头羊企业在全国市场上都颇具强势地位。

  小企业走进大时代 

  在万方管业,方文学非常坚定地说出他办企业的理念:“做企业就要不断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桐城市加快了对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六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智能改造工程,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50个,其中“机器换人”项目近百个;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7家企业获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  

  当前,整个桐城都在随着开发区向外扩张,东延西扩,南拓北展,桐城开发区迎来新一轮产业大升级热潮,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去年三批共44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安徽鸿润集团的羽绒产品已经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 刘剑 报道

  对外合作的步子也在加大。桐城工业企业与中交建、中核集团、中车、红星二锅头等17家央企达成合作项目19个,协议金额189亿元,到资34亿元。金亿新材料、绿福科技2家工业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1家。全市实现直接融资额13.14亿元,资本市场桐城板块呼之欲出。  

  如今的桐城,大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释放,他们称作培育打造新“三品”,即省级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  

  桐城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陈俊介绍,去年近50个创新项目获省级荣誉称号。同丰橡塑等6家企业12个新产品成为省级新产品;微威胶件、攀登重工等12家企业16个新产品成为省高新技术产品;金阳钢构、盛运重工带式输送机荣获省级名牌产品;天下盖包装、宜春塑料、金丝巢、紫金鹏、午马集体入围省级著名商标;鸿润、霞珍两企业获得“中国羽绒行业功勋企业”称号。

  小细节带来大服务

  “作为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城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服务,从每个细节上做好服务。”胡旭腾这样介绍桐城的“暖企行动”,“就是小细节带来大服务”。  

  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引进来更要“住”得好,为了给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桐城经济开发区成立项目投资服务中心,对签约落户的项目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 

  “我们公司的项目在签约入驻后,开发区项目投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全程为我们提供一对一的跟踪帮办服务,在项目刚动工的时候,仅用两天的时间就为我们架通了水电设施,还帮我们联系本土砂石厂,及时缓解建筑材料紧缺的难题。”中建材二期(浚鑫)项目负责人居梦凯对开发区的跟踪服务非常满意。  

  而且,桐城市每季度召开一次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2017年实现直接融资13.1亿元,提供过桥贷款27.7亿元,发放“政银担”“税融通”4.9亿元。  

  目前,桐城市正在加速建设“6个十亿产业园”和“智能包装机、智能光电、硅基新材料、汽车核心部件四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百亿产业、千亿产值的首位度产业集群。

  小产品打出大品牌 

  在安徽鸿润集团生产车间,数千工人正在各自忙碌,他们生产的羽绒制品已经远销国内多个城市和多个国家,这个当年的小羽毛已经飞向了全世界。而鸿润的成功离不开桐城市的“品牌兴市”战略。  

  陈俊介绍,桐城市的“品牌兴市”战略,是“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桐城”的发展思路。今年,桐城市对“推进商标品牌质量战略”作出明确规定: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新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或安徽省名牌产品认定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同时对提升技术标准水平、相关管理体系认证等都给予一定的奖励。  

  2017年全市商标注册总数达到4882件。目前,桐城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在全省县(市)中位列第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4个;安徽省著名商标61件;安庆市知名商标59件;安徽省名牌产品23个;安庆市名牌产品40个。  

  “品牌兴市”战略,不仅让桐城赚得真金白银,也让桐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飞出安庆,飞出安徽,飞向全国。(记者 刘剑)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