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指导站为幸福“把脉”

  近日,记者走进利津县婚姻家庭指导站,志愿者韩凝正在整理、分析近期来访者的案例。“人生病了可以到医院看医生,家庭如果‘生病’该找谁,这是很多家庭共有的苦恼。在指导站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对前来咨询的家庭把脉问诊,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心灵疏导和婚姻指导对症下药,让一部分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也是很有成就感。”韩凝感慨地说。

  当前社会压力日渐加重,很多家庭出现了婚姻动荡、家庭暴力、青少年成长危机等现象。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利津县于今年6月29日成立婚姻家庭指导站,围绕婚姻家庭问题开展调解、咨询、培训、宣传等服务,由10名具有社工资格、心理咨询师资格、婚姻家庭咨询师资格、律师资格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婚姻家庭指导队,为指导站的高标准、高质量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涉及夫妻情感、家庭隐私的事情不应该向外吐露。”韩凝介绍,婚姻家庭指导站成立之初,鲜有上门咨询的人。为发挥应有的作用,利津县婚姻家庭指导站便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窗口搞起了合作,志愿者们编制出脍炙人口的《劝和歌》和《离合6分钟》顺口溜,由县民政局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发放给申请离婚的夫妇阅读,并主动引领他们到指导站进行调解。同时,指导站开通热线电话,在工作人员耐心专业的劝导下,咨询的居民与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线逐步建立起信任,愿意接受“面对面”的交流。如今,上门接受咨询和指导的居民越来越多。

  为了能给更多的婚姻家庭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指导站制定了一系列服务公约、礼仪规范和保密纪律,也规范了预约、登记、反馈、回访等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顺畅、高效运转。

  8月底,家住北宋镇的一对刚刚进入二孩时代的80后夫妻前来诉说各自的苦恼,男方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不在家,女方独自照顾家庭,加上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两人产生了很深的矛盾。韩凝耐心听完他们的倾诉,一方面对妻子为整个家庭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建议双方改变沟通模式,尝试互相包容、谅解对方。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跟踪指导服务,夫妻二人重归于好,共同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家庭中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

  在给婚姻触礁的夫妻把脉、让陷入婚姻危机的家庭走向和谐的同时,婚姻家庭指导站还为新婚夫妇提供婚姻家庭培训,通过“每月一课”的形式,针对如何经营婚姻、夫妻相处艺术、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与父母如何相处等内容进行培训指导,邀请新婚夫妇共同参与、共同学习。据悉,截至目前,婚姻家庭指导站已接待婚前指导培训210对,接待离婚指导101对,有34对夫妇感情和解。 (记者 吴文召 通讯员 宋静 王丹)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