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油见证城市发展变化 剪纸作品记录点滴印记
1965年12月初的一天,年仅17岁的李秀君,和同学一起坐着敞篷车,高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来到了胜利油田,从此一住就是52年。
作为东营发展变化的亲历者,采访中李秀君多次说起了东营这些年的沧桑巨变,她告诉记者,如今的生活,她感到平静而幸福。
为满目绿荫的
东营点赞
今年69岁的李秀君是青岛人,1965年,初中毕业后分配来到胜利油田923厂半工半读学校,从此开始了在井上一边学习一边实习之路。
“从青岛出发后,我们先坐火车到了张店,休整后坐着敞篷车高唱着歌就向着胜利油田出发了,那时候心情是很豪迈的。”李秀君告诉记者,初来胜利油田,正值油田勘探开发会战之初,她和21名同学一起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砖瓦房里,大通铺是在地上铺上原油、土、稻草做成的,烧的是原油,喝的是大水箱里的水,没有教室,就在简易大课堂的餐厅里上课。在这里,李秀君第一次接受了安全教育,也从此开始了在这里的学习生活。
1986年,油气集输总厂成立,李秀君成为集输总厂的创始人之一,从此,她从事计划统计工作直到退休。
现在的东营,早已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石油城,处处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作为一名老石油人,目睹这些变化,她感到无比自豪。
“昨晚我和老伴遛弯的时候,我还在跟他说,刚来东营的时候,真的没想过东营会有今日绿化成荫的景象,每年到马拉松的时候,从央视里看到航拍里的东营美景,真心忍不住赞叹。”李秀君说道。
剪纸作品
见证生活变迁
李秀君是一位资深的剪纸达人,年近七旬的她,如今仍然风雨无阻坚持每周到东利党员服务社、油田老年大学、中山社区给大家上课,而透过她的作品,也能看出这些年生活方式的诸多改变。
受母亲与姥姥的熏陶,李秀君从小就热爱手工创作,来到油田后,由于工作繁忙,她将此爱好搁置了许多年,1998年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她在老年大学报了一个剪纸班,后又经悉心钻研,李秀君的剪纸技艺日渐成熟。
2008年在“东利小区迎奥运书法绘画剪纸展”的百米长卷篇上,李秀君12米的剪纸作品惊艳四座,2010年,她和10名兄弟姐妹一起,带着《恭贺虎年新春》的大幅剪纸,登上了东营油地军校联合举办的“和谐东营”的春晚舞台,多年来,她的剪纸作品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刊登,还有的作品被友人当做礼品带到了国外。
2014年是油田勘探开发5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日子,李秀君精心剪了50幅反映胜利油田职工艰苦创业、精细管理、社区服务、老年生活等活动场面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也反映了油田这些年巨大的变化。
“我非常喜爱剪纸,也很珍惜和剪纸之间的情缘,我的剪纸作品也是生活的记录,帮我记录生活的变化。”李秀君说道。 (记者 闫雯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