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实践】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呈崛起之势

  比赛中,究竟是前期领先者如愿折桂,还是暂时落后者后发赶超?

  这恐怕难以定论。独有一点可以肯定,要赢得比赛,务必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有一股子“劲儿”。

  近日,记者在利津县采访,就切身感受到了当地改革发展的“三股劲儿”:从经济发展到民生事业,从招商引资到项目建设等,处处热情高涨、激情似火。跨越崛起,利津势头正劲、一往无前,正如利津县委书记成秋林所言:“要勇于跳出利津、敢于直面差距,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起,只争朝夕抓发展、奋起直追促跨越,努力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开拓一片新天地。”

  “闯劲儿”:

  “谁说俺不能争第一”

  “想过争第一!想不到拿第一!不敢想当第一!”

  对于干了十多年石油化工的利津企业家李建彬来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创办的康宝生化科技公司能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三氯蔗糖生产企业(三氯蔗糖是以蔗糖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衍生物,是新一代甜味剂)。

  但是,李建彬的梦想成真了!

  “没什么秘诀,是一个字:闯!”

  正如李建彬所言,“闯”字是成败关键。2011年,李建彬偶然间听说胡萝卜素加工市场前景良好,他打听到浙江大学陈教授掌握有关技术。在浙江大学苦等了三天后,李建彬终于见到了陈教授,而基于种种原因,见面后陈教授又把李建彬推荐给了南京大学胡教授。

  “陈教授说,胡教授的甜味剂技术更有市场前景。”李建彬说。在没有胡教授联系方式、没有预约的情况下,他“浑水摸鱼”地溜进了胡教授的办公室,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李建彬真诚的态度感动了胡教授,就这样,在国内只有几家企业涉足甜味剂市场之时,李建彬抓住机遇、果断出手。如今,康宝生化科技公司的三氯蔗糖年产能达2700吨,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地区,实现年产值8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被12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在3000种以上的食药品中。

  “要是没有党委政府作后盾,我们出去‘闯’,不会这么信心十足。”李建彬动情地说,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厂区建设,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拓,利津县党委、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家安心又暖心。

  李建彬说出了当地企业的心声。像康宝生化科技公司一样,作为利津县的骨干企业,利华益集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培育下,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石油化工厂变身为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股份制大型企业集团,资产总值超300亿元。今年,该企业敢闯敢为,投资18亿元上马聚碳酸酯项目,投资19.6亿元新上乙二醇项目,拉伸了产业链条,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要想“闯”,先蓄力。近年来,利津县在现有企业膨胀上狠下功夫,大力实施骨干企业成长计划,每年筛选一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驻企联络员制度,定期组织产学研结合、银企合作、企业家观摩交流及培训,促进企业尽快成长壮大。此外,还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推进化工与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七大产业招商,掀起了招商引资热潮。

  “亲劲儿”:

  “亏谁不能亏百姓”

  “俺家终于接上天然气儿啦!”

  这两天,利津街道东双井村村民高迎挺恣儿,原因在于他纠结的安装天然气管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高迎本来不想装天然气,所以一开始就没交那一千块钱。后来看到大家伙儿都装上了,他才想装,但是重新开口、接线,特别麻烦。”东双井村党支部书记赵守民说,幸亏县城管局帮忙协调,重新挖土、打眼,最终让高迎赶上了安装天然气管线的“末班车”。

  像高迎一样,谈到燃气村村通工程,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记者了解到,在实施燃气村村通工程中,利津县走在了全市前列。截至2017年9月20日,已完成17614户,占总任务的61%,达到了时间进度要求;已铺设完成乡镇至村庄的燃气主管网180公里,51个村庄正在施工。

  “亏谁不能亏百姓!燃气村村通工程是民生工程,必须干好。”利津县城市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陈海刚说,早在1月份,他们着手编制燃气村村通专项规划和村内燃气施工方案。3月份,在陈庄镇双滩村、清河村先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参观学习,总结经验,为经验推开奠定了基础。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先行一步,是利津县抓好民生工作的诀窍。

  今年以来,利津县搞好“基本民生”,研究确定了12个方面26项民生实事。相关领导和部门一件一件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加大扶贫力度,统筹政策、项目、资金,深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就业方面,实施“农民工三项三年计划”,落实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健全完善“8+1+3”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等。社会事业方面,县二中迁建、县职业中专迁建惠及学子。公立医院改革、平安利津建设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实劲儿”:

  “利津因我而美丽”

  漫步在利津城区,处处景致优美、整洁有序,城市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你看,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绿化管护情况,还可提前了解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城市防汛工作。”日前,在利津县城管局监督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王宇向记者介绍说,利津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可对县城24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数字化管理。

  不仅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而且项目建设力度更高涨。“看,这就是省道316改建工程。改建后,不仅能优化路网布局,而且能带动县城南部、西部发展。”烈日下,利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张福刚向记者介绍说。黑黝黝的面颊、脚蹬胶鞋……从朴素的装束上不难看出,张福刚的心思都用在了施工上。

  是什么让利津越来越美?是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利津县广大干部群众务实进取,勇于担当,在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今年以来,利津县在做美城市上下功夫,通过疏解对外交通、重构城区路网、改造破损路、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功能。围绕创建园林城市,搞好拆墙透绿、道路绿化、街头绿化、庭院绿化、市政设施建设,让市民在县城居住更舒适方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强CBD、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发展培训、教育、健康、中介等第三产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区就业和居住。

  走一路,看一路,感叹一路。闯劲儿、亲劲儿、实劲儿这三鼓劲儿,是利津县跨越赶超的必胜法宝。闯劲儿、亲劲儿、实劲儿这三鼓劲儿,也必将支持利津县在发展路上跑得更快、走得更远。(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李伟伟)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