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边的新变化】黄河滩区变成“瓜果长廊”

    初秋走进利津县北宋镇南贾家村,这里一派热闹的景象,葡萄采摘旺季过去后,又迎来蜜桃采摘旺季,个大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慕名前来的游客纷纷站在树前拍照、钻进桃园采摘,品瓜果,赏美景,在这个黄河滩区里的小村庄度过一段难得的惬意时光。
    近几年,南贾家村这个昔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村庄迎来了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传统种植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美了,华丽蜕变成黄河滩区上强势崛起的生态农业“聚宝盆”。
    说起自家的桃园,南贾家村村民胡小双乐得合不拢嘴,她一边向记者展示她家又大又红的蜜桃,一边向记者计算种植果园带来的收益:“按每亩地每年产蜜桃6000斤、每斤蜜桃3元来计算,除去每亩地每年千余元的肥料支出,每年种植一亩蜜桃大概有一万六七千元的收入。”而胡小双家除了有两亩多桃树外,还有三亩葡萄树,一亩半杏树,如今,家里多数的地都被用来种植果园,每年的收益也比以前翻了好多倍。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意思是说培育一亩瓜果园的收入要远远超过种植十亩传统作物的收入。如今的南贾家村,除了葡萄、蜜桃外,还有苹果、黄金梨、柿子、核桃、樱桃、芦笋等多种果蔬园地,一年到头,随着各类果蔬进入成熟采摘期,村子里经常有从四处特地赶来的游客。据南贾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学滨介绍,为了进一步聚揽人气,擦亮品牌,南贾家村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大力加快产业延伸项目建设,策划推出了“蜜桃采摘节”、“瓜果品鉴大会”等一系列活动,为加快产业升级大大助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利津县充分发挥黄河滩区优势,启动实施了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4.5亿元,用2至3年时间实施“两纵五横”7条道路工程、11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9个村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2万亩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1.5万亩精致农业引领区、6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打造集防洪防汛、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带。
    在黄河生态经济带开展建设中,利津县确立了“绿色长城、产业廊道、休闲水岸”的发展定位。绿色长城,即把黄河防洪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沿黄防护林带,打造绿色景观、生态屏障。产业廊道,即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绿色蔬菜、规模化种植,科学布置各类业态,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培育农业新“新六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休闲水岸,即把农业与观光、采摘、旅游等结合起来,建设健康小镇、黄河人家,最大限度发挥黄河生态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利津县投资8300多万元的沿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已全部完成,5处现代农业园区已经竣工投用。
    在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带来的强大机遇面前,一个个像南贾家村这样的特色生态农业园区正在黄河滩区陆续崛起,为美丽的凤凰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新动能。(记者 陈莎莎)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