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下乡二十载 支教薪火永不熄
编者按:1997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启动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至2017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走过二十年历程。二十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在城镇社区、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等丰富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意识,用青春奉献助力中国发展。为此,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青春下乡二十载学子喜迎十九大”系列报道,展现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的风采,向全社会、全世界讲述美丽的中国故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王龙龙崔宁宁实习记者陈妮帆吴明青)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勉励广大青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总书记对支教团队的关爱和谆谆教诲令人振奋、倍感鼓舞。
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数十万大学生满怀爱心,认真备课,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支教活动。他们中有十年不熄的支教团队,有为爱感恩、从留守儿童转身为支教老师的大学生,有积极创新支教课程、支教方式的志愿者。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用青春之能量传承支教薪火,用青春之奋斗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华南师范大学赴四川三台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在进行家访。团队供图
坚守,十年不熄的支教之约
“我并不指望通过一次支教给当地教育带来多大改变,身为一名教师,我能做的是播撒希望的种子,给那里的孩子带去更好的教学资源。”今年7月,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冯钰媛老师正与研行学堂团队在湖南省湘西州夯来村进行支教。
据悉,研行学堂团队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的志愿者组成,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和绘本延伸课程,冯钰媛负责的是戏剧延伸课程。“看着孩子们从开始的羞涩,不敢张嘴说话,到后面慢慢放松,一个一个地上台表演,他们的改变让我十分感动。”
冯钰媛在上初二时,她的班主任已经支教十年,这个故事开启了冯钰媛的“支教梦”。考入大学后,冯钰媛便加入了学校的支教团,跟随团队前往偏远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我会把支教做下去。”
今年暑假,华南师范大学赴四川三台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也放弃了休息时间,在四川三台开展支教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服务团便开始在灾区开展重建工作和支教活动,今年是第十个年头,服务总时长超过2000小时。
“服务团成员通过专业知识素养,将所学知识设计成特色课程,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今年的团队负责人邱丽贞介绍说,这次的支教特色课程主要以兴趣培养为主,增加了“大艺术·小画家”文化长廊,展示学生绘画课、手工课的成果。
伊力亚尔·伊利哈尔是去年的团队负责人,在今年支教开始之前,将自己所有的感悟收获都倾囊相授给邱丽贞。2008年的十年支教之约,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三台县中新镇中新小学的教学设施、安全教育体系等方面,也在这十年里越来越完善。
“今年是服务团支教的第十年,更适逢党的十九大要召开。我想把今年的支教做得更好,以此献礼十九大。”对于刚刚开始参加支教的邱丽贞来说,支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麦浪社会实践团队的何时来在教孩子们踢足球,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慈供图
感恩,薪火相传的爱心接力
“没有晨曦社,没有王震哥,我就不会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就不会走出大山。”2014年,来自贵州省惠水县打印乡的刘江林考上了湖州师范学院。
2007年,刘江林在上五年级,贵州师范大学晨曦社来到刘江林的家乡开展支教活动,王震是当时晨曦社的社长。据悉,从2006年开始,这个支教团已经坚持支教11年,其中定点支教7年。
“我当时成绩很不好,非常自卑。”刘江林告诉记者,“王震哥教我们打篮球,组织了篮球和乒乓球的友谊赛,还挨家挨户对学生进行家访,送给我一套四大名著,鼓励我好好读书。”受到四大名著的影响,刘江林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历史专业。
为了感恩,刘江林决定再联系王震。“我想寻找就读过贵校的一位恩人。”刘江林私信了贵州师范大学的官方微博,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王震。十年后再相见,王震感叹道:“我从未想到支教会结出如此甜蜜的硕果。”面对王震,刘江林说:“我已经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将来我要回到家乡去,像您一样成为一名老师!”
刘江林告诉记者:“一位支教老师扭转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也想去改变那些‘曾经的我’。”
何时来一直记得十多前曾有一支大学生支教队来到湖南宁乡市夏铎铺镇中心小学。“他们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他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趣味课程,还鼓励我们去追逐梦想。我很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我从小就立志要当老师,要参加支教。”
今年7月,何时来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麦浪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名支教老师,出现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支教梦”。
在开始支教前,何时来一直努力备课,心里想着“要像当年改变自己的支教老师一样,为山区孩子带来一点变化。”据介绍,麦浪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结合各自专业特色,为孩子们教授了英文版的国学课,还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等。当有孩子向何时来表示,以后也要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时,何时来激动地流泪了。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何时来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爱的接力与传递,只有一代一代地这样传下去,支教的薪火才能燃烧得更旺。今年我是第一次参加支教,也适逢十九大召开,这种爱的力量和支教活动的意义让我感受得更深刻。”
徐州工程学院DFC支教团与孩子们一起搭建足球球门。团队供图
创新,永不停歇的支教之路
DFC创新课堂是徐州工程学院DFC支教团的特色课程,主要是通过“感受、想象、行动、分享”四个步骤来引导、挖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今年7月,DFC支教团一行13人,从江苏省徐州市出发,跨越安徽、湖北两省,到达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金殿完全小学,进行支教。
“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老师,教授书本知识不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选择用特色教学来挖掘孩子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DFC支教团负责人严帅说,“今年是团队支教的第四年,从今年开始我们将长期在金殿完全小学进行支教,努力探索出新的支教模式。”
带着孩子们一同搭建足球球门是创新课堂的一部分,讨论设计、选择材料、共同搭建、分享使用,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以主人公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我们的创新课堂和平时的文化课堂不一样的地方。”
7月13日,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支教助农暑期实践团队来到洛阳市牛栾村小学,开展暑期公益支教,给孩子们带来丰富的课外知识和素质教育课程。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支教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据队员杨皖玉介绍,“金种子”已经连续开展十年支教活动。在今年支教开始前,团队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设施、课程开设及学生水平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后,决定从自身所学专业出发,通过当地便利的网络教学设施条件,为孩子们带来在线网络课程。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名师在线授课+支教老师线下辅导的双师教学模式,将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免费输送到支教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此外,还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教学互动。这一切都让孩子们对网络学习有了全新的认知。
今年适逢党的十九大召开,杨皖玉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随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育,不断优化乡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给乡村教育带来更多改变,让孩子们看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 红枣的六种养生的吃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详细>>
- 糖尿病切勿忽视心肾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更容易“受伤”,是因为糖尿病患...详细>>
- 秋季养生七个“最佳”“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详细>>
- “秋冻养生”适合你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