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帮扶播撒“红色种子”

  东营恒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董集镇镇域内一家专业从事农业产品生产、种植与销售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今年年初,董集镇党委现代农业党建帮扶队进驻恒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恒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员培养、党组织孵化、产业技术培训、产品经营策划等“党建与产业”的双向帮扶工作。党支部建立以来,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探索建立了支部建在“田”上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党组织活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根据地域分布、物产种类等特征,党支部将公司生态园分成4个网格,打造红色“责任田”。据介绍,这份“责任田”由公司领导层和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公司职员为网格员。“我们主要是将党组织与公司挂钩、党员与职员挂钩,党员在认领的网格‘责任田’里亮承诺、作表率,这样既强化了公司运营管理,又丰富了党员活动载体。”该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园区就是一片“红色责任田”。如今,党员们在“红色责任田”里的点滴耕耘,成为董集镇基层党建最生动的“名片”。

  针对产销难、融资难等问题,公司党支部开展“红岗+推广”“红岗+咨询”等服务,打造红色“服务田”。党支部和党员业务骨干牵头创办了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和农业观光采摘园,并在公司农产品检测、农业项目申报、品牌商标申报和专利申报等具体业务中积极作为,在服务岗位中发挥了表率作用。

  同时,为推广现代农业生态经济,该党支部打造红色“生态田”,定期邀请农科专家讲授绿色清洁种养技术。“公司建成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可以随时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检测,还引进了农场生态循环再利用系统,在农场建设沼气车间,这样每天就可以将养殖区动物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再通过设备处理转化为满足农场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光源和热源,实现了农场生产物质的循环生态利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建”这面大旗。恒达农业取得的成绩是董集镇持之以恒抓非公党建取得的累累硕果之一。近年来,为提升党建工作成效,董集镇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助力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抓组建、抓队伍、抓规范、抓提升,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董集镇的一系列举措,正为非公组织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 李言心)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